美术传媒2013秋拍—陈振濂书法公益拍卖专场

发布日期:2013-11-21

曾听说陈振濂先生在青年时代的研究,除书法篆刻本业以外,又有《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空间诗学导论》,一指当时的诗词美学,一指风靡一时的比较诗学,当时很惊讶于他的研究精力的旺盛。后来得知他又去忙日本古代书法史与近现代史,有翻译有着述有图谱有典籍,十几种砖头式的大部头,今天回头看看,就这数量品质,仍然横跨20年独占鳌头而无人能望其项背。近5年他的展览七八个,每个都有集中的主题而无应酬敷衍,风云际会,眼花缭乱,诗书画印在实践上齐头并进,又在每个领域都有数种或几十种着作问世,范围太广,行内同道有时也有一叹,才子自是才子,但把书法篆刻玩好已不容易,老是“捞过界”去关注国画和诗文之事,让别人怎么活?于是从佩服渐渐变为腹诽,惹得个别专家都心情不太愉快。早些年陈振濂年轻时遇到过不少口舌之争,是非缠身之事不少,细细究来,其中或多或少会有这些的因素在起作用。只不过他独居书斋专注学术,对外界议论比较“钝感”,自己没意识到而已。

2012年,美术传媒拍卖找到陈振濂先生,做当代书法的专场拍卖,一举成功。在这一阶段里,陈振濂先生作为当事人,又以他敏锐的学术意识,又对拍卖收藏交易流通鉴定领域进行了研究投入,并提出了一连串新概念,震动业内外。从而体现出美术传媒拍卖与陈振濂先生相约的以“学术引领拍卖”的充分价值导向来。2013年,第二次陈振濂书法专场拍卖又将拉开序幕,陈振濂先生又提出了着名的“我书即文献”的创作、交易、收藏新观念,媒体记者与评论家们连撰大稿,除了在专业的《美术报》推出六大版之外,还在非专业的社会媒体《钱江晚报》10月25日-11月1日以每天一版连续7个专刊版面的方式推出,轰动一时。即使从报纸刊布角度看,也是史无前例的举措。如果没有足够的含金量,是无法作出这样的推动的。

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这方面,以前很少听说陈振濂先生有过什么样的积累。难道这些耀眼的成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于是开始关注和收集、调查这方面的信息成果,期待能找到合理解释的理由。

第一个令我惊讶的,是陈振濂先生虽然职务众多,居然还有一个很少为人注意的、但我却十分关心的头衔:“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主任”(注1),该中心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完成各类课题10数个。2006年6月即编印了《中国书画鉴定研究文萃》25万字。组织了各种鉴定专家讲座数10次。借助于这个专业平台,他还在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的全力启发和支持下,第一次提出了当代书画鉴定应该从传统老中医式的仅靠个人经验“目验”,转向以艺术(图像、风格流派与图式分析)、人文(历史与文化检验)、高科技(材料工学与计算机图像数据库科学支持)三者综合的时代新模式。并凭借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便于交叉的优势,调动计算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与文博系、艺术学院鉴定中心的各路专家们率博硕士团队来共同攻关。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课题(一)《高科技与艺术人文——中国书画鉴定新的综合模式研究:以吴昌硕为个案》;课题(二)《敦煌绘画图像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注2)。同时,他又因长期的学术资历与雄厚积累,与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鉴定专家都是好友挚交,有充沛的人脉资源,比如故宫肖燕翼、杨臣彬、上博单国霖、钟银兰等权威鉴定家,都被请来浙大主讲过。近年因为《宋画全集》缘故,与世界博物馆的专职鉴定家们的交流更见频繁。在其中,陈振濂先生是作为策划者、组织者、领导者、作为提出新构想者在发挥作用。

第二个令我吃惊的,是陈振濂先生于2005年-2008年还指导博士论文:《近百年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注3)。据我所知,除了中央美院薛永年教授在指导这方面的博士论文之外,陈振濂先生是个先行者。他提出的基本学术观点是:百年鉴定史共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特点是民国鉴定史以“收藏兼鉴定”为基本模式;第二阶段是张珩以一人之力引领现代书画鉴定学风气之先并为独立的鉴定学科奠基;以及第三阶段是流派纷呈时期而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等分领不同鉴定学派的百年史观,在10年后看,这些都已成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震聋发聩的金石之论。只不过这些成果被他的书法篆刻创作研究的声名赫赫所掩,大家并未去好好关注罢了。博士论文广受好评,表明陈振濂先生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努力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第三个令我震惊的,是陈振濂先生居然在如此繁忙的政务教务压力下,有一篇4万言超级论文《“证明”的力量:当代书画鉴定转型的体制困境、方法问题与学理要求》最近刚刚全文发表于西泠印社110周年社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注4)。其中论及当代书画鉴定的种种困境与方法难点,条分缕析,提出了很多鉴定学界还很不习惯甚至为旧习惯所排斥的崭新学术理念与新思维。其一种恢宏大气视野开阔、惊世骇俗鞭辟入里的锋利、敏锐,和对十几年来收藏鉴定各种案例资料不遗余力的收集与稔熟如数家珍,还有在其背后作为厚实底蕴支撑的高屋建瓴的学科立场,是许多只限于罗列介绍的收藏鉴定知识类着述所不具备的。据研讨会现场采访日本关西大学陶德明教授,认为如此淋漓酣畅的宏文,包罗世界万象,既提出了大量问题,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方法,属于难得一见的当代书画鉴定学术研究领域中最有分量的扛鼎之作。我很少看到陈振濂先生专论收藏鉴定的文章,我想这肯定不是他毕生的主要精力所聚处。但随手做出如此的成果,借助于他在整体学术能力方面的超级积累,厚积薄发,出手即是“一览众山小”的学科高端。我很认真地一气呵成拜读了4万言论文,实在不得不佩服他横溢的才华与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久历收藏鉴定界所养成的卓越专业风度。

——从鉴定研究到收藏市场研究

就收藏鉴定拍卖领域的学术研究而言,从原本在大学科研院所的“学院派”式研究,到面向市场现实作生态与实态研究,是陈振濂先生在近两年的一次大转型。促成这个转型的关键,正是2012美术传媒拍卖的“社会责任——陈振濂书法公益专场拍卖会”。

众所周知,美术传媒拍卖公司成立伊始,即先找王伯敏、陈振濂两位浙江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接洽,我曾经专门电话采访拍卖公司的几位当事人,据说当时的原初考虑是许多书画名家已经在市场上经营多年,价格上升空间稳定,利润成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学者书画”类型的市场价格却还是一个空隙,社会认知度共识度还可以有大幅提升。经过与王伯敏先生尤其是陈振濂先生反复磋商交换意见,其后则提炼演绎出一个鲜明的口号:“学术引领拍卖”。

“学术引领拍卖”本来是拍卖公司总结出来的一个目的在于指导拍卖业务工作的宗旨,却不料作为这一宗旨的实践对象的陈振濂先生自己把自己也主动装进去了。因为高度认可这一宗旨,他自告奋勇要成为“学术引领拍卖”的第一代认真践行者。

于是,在2012年公益专场拍卖时,他对自己的拍品进行了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解读,尤其是把每一件每一组作品与作者的学术经历成就成果衔接,提出其中所包含的浓郁的[学术引领]涵量。并引出今天的书法拍卖不同于绘画拍卖、当代书法拍卖又不同于古代书法拍卖的种种学理分析,还进一步探究当代收藏交易市场对笼统的书画拍卖、对书法当代拍卖所可能具备的期望,连续发表的几篇文章,启人以智,发人深省。

2013年第二场专场公益拍卖举行之际,陈振濂先生又以超强的学者意识,对书法市场、收藏、交易、拍卖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又提出一个崭新的理念:“我书即文献”,以作为“学术引领拍卖”的伸延与拓展——他敏锐地提出一个书法价值观问题:比如在今天,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值得收藏?按过去习惯上的条件标准,仅仅是技巧高超、风格独特,名头够大、地位够高。但是今天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要素?比如文字内容题材的千篇一律重复书写,书法写的是文字(汉字),它本来有内容含义,但当代的书法作品却不以文字内容价值为去取而只是关注艺术审美价值;这样的习惯是否有偏差而需要重新反省?更进而论之,如果这样的反思在学理上可以成立,它对当代书法市场交易、收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对今后收藏界的行为选择、价值观重建又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样一连串的学术追问,既反映出陈振濂先生那种根深底固、无所不在的超强的学者意识和学术敏感;更标示出他对于当代书画的市场、交易、收藏、拍卖这一新领域进行研究投入的转型成功——从过去2005年领衔组建“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开始进行高校科研院所特色的鉴定学理研究,到2012年开始转型为面向社会、对艺术品市场的拍卖收藏交易进行具体现状研究,并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性、提出存在问题,不妨被解读为作为一流学者的陈振濂先生在收藏交易市场之学术研究(目前这方面有价值的可靠成果几近于零)中的新开拓新推进;更应该是他本人几十年学术历程的新开拓新推进。它会构成一个独特的、浓厚的学术结点,即使在陈振濂先生聚几十年精力构筑起来的庞大的学术体系中,也应该是一个熠熠生辉的高端亮点。

——内行手段与创新思维

于是,作为书法创作大家的陈振濂是有足够含金量的,这从他身为中国书协副主席、近五年8个主题展每每以新观念如“形式至上”“展厅文化”“阅读书法”“社会责任”“民生书法”引导时风的影响力即可印证;

作为书法理论领军人物的陈振濂是当之无愧的,这从他兼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统管全国学术的职务,从他率先建立书法学科的努力并以《书法学》获国家文化部艺术学科奖,还撰写出版1000多万字上百部着作即可印证;

作为当代最好的书法教师的陈振濂更是众口一辞的。这从他在两所顶级大学(中国美院与浙江大学)任双博导、80年代即创建第一套大学书法训练体系并获教育部大奖、还有600言15册教材大行于世即可印证;

现在,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在书画收藏鉴定拍卖市场研究方面出类拔萃的陈振濂,他对于这个领域绝非是外行看热闹式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悄无声息地在十几年间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以其敏锐的问题意识、精准的判断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令人信服地提出一些新观点新思维新构想,从而令不无沉寂的书画鉴定收藏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他虽然不曾整天浸泡其中做个收藏业内人士或热衷于具体为初入门槛者做鉴定并以此谋生或自炫,但只要他一出手,必定击中这一行的“七寸”要害,一言惊四座又不失沉厚绵密之致。与他在书法界定于一尊的庄严相不同,在书画收藏鉴定拍卖界,他像一个焕发出奇光异彩的独行千里长剑侠,挥舞着飘忽不定的“独孤九剑”,剑光笼罩处,一剑刺出、足以封喉;点脉打穴,精彩四溢;在精彩中为当代书画收藏鉴定拍卖市场研究提示出了一大堆别人尚未发现而时代又亟待回答的问题,从而又为未来斯学发展指出了可能的选择路径。

这样一位早已作好充分专业准备却又一直游移于边缘不肯进入中心的、奇怪之至的陈振濂,竟然会因为偶然的机缘被拖进拍卖收藏界,真可谓是“奇数”也!

[注]

1.“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定位为艺术人文与高科技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成立伊始,即着手完成了专业文献收集以为学术基础的《中国书画鉴定研究文萃》,2006年6月编辑完成。

2.《敦煌绘画图像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课题、《高科技与艺术人文——中国书画鉴定新的综合模式研究》课题代表了同一研究宗旨下的两种不同的研究侧重。前者以高科技为主而辅之以人文艺术支撑与阐释,后者在方法上以传统鉴定功能为主体而引进高科技。虽有主次差别,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3.林如同学博士论文《民国以来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于2008年通过学位答辩,获博士学位。着作《近百年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4.陈振濂先生长篇论文《“证明”的力量:当代书画鉴定转型的体制困境、方法问题与学理要求》,其要目如下:

一、“身份权威”——重真伪结论、轻证明过程及其专业原因与社会原因。

二、“判真伪”——从博物馆走向市场的困境、从学术课题讨论走向行业规则的困境。

三、“需要证明”的四个理由——市场诚信、学风重建、行业身份独立、学科发展。

四、“证明”的方法——“艺术”、“人文”、“高科技”。

五、关于“高科技”的具体内容——计算机模式(形态)识别、材料化工与物理工学检测、数据库(艺术档案)建立。

详见西泠印社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10月,871—901页。

从“我书即文献”引出的新话题

——【艺术+文献】的书法收藏新模式

■陈振濂

艺术品收藏近十几年来成了大热门,伴随经济迅速腾飞而来的富裕感,使很多人有足够的时间余裕和金钱余裕投身于此。尤其是在世纪之初文物市场从禁止到开放的国家体制与政策转变,刺激了一大批社会资源与力量介入其中,从而为当代社会的综合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成功范例。当然,由于利益诱惑太大,也出现了一些单纯牟利取润估空套金的投机客甚至知假卖假坑蒙拐骗的作弊者。其中产生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暴利现象,就业内专业人士圈子里的戏谑之言,据说只有贩卖军火、走私毒品才能望其项背。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初始形成过程中,利益驱动是最原始的动因和最直接的目标,但能否持久而且走向稳定和建立高端,则必须依赖于思想引领与观念定位。换言之,健康的行业业态不但仅仅依靠物质与技术层面上的自然成形与取得相应平衡,也是需要睿智者的引领与引导的。在经过十五六年的沉淀之后,我以为:应该有一些头脑清醒者和有力者来提倡修复、重建行业秩序,还应该有一些专家学者来对此作一些不带功利的纯学术研究。不如此,则不足以显示盛世之所以为盛世也。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是千年来的不易之律。当今社会经济发达,别说是挥金如土的富商大贾们,就是升斗小民有一些闲钱,也想涉足收藏界,不管经济收益如何,以此换取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总是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文化需求。更况且一涉艺术品收藏,无论是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古玩杂件,为了不上当不吃药,总是要去研究它的来龙去脉真赝优劣,于是心系其间,一头钻研入内沉迷其中,学问也慢慢见长。积累日多,渐渐成了某一行的行家里手,一见东西,马上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甲乙丙丁一二三四ABCD,这种由知识与经验还有岁月年华支撑起来的成就感,是搓麻将玩纸牌等低端娱乐所无法比拟的。当然,随着日积月累浸淫日深,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投资、收藏、市场、交易、拍卖的大圈子,每个行家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语境和话题。业界也逐渐区分出书画、瓷杂、玉器等不同门类,各有自己的权威专家或高手一言九鼎,再从门类再细分时代与专题:如专攻明清书画的、专攻青花的、专攻良渚玉器的、专攻文玩杂件的;慢慢形成了一个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还能细分出不同的流派特征:比如书画鉴定,就有徐邦达的着录派、谢稚柳的风格派和启功的文史派鼎足而三各领风骚;又比如明清书画鉴定权威不涉民国近代因为术业有专攻尽量不说外行话;再比如有人研究真伪鉴定就有人研究市场行情投资指数还有人研究收藏规律价值升降法则;甚至就一个书画鉴定的小范围,也有坚持传统个人经验的“目验”式鉴定方法与新倡人文、艺术与高科技(如材料学、计算机形态学、数码辨识技术)相结合的鉴定方法之间的争持不下……

讨论当代书法专场拍卖可能有的学术命题,应该放在这样一个由大到小层层相扣的学科式背景之中来考虑。

书法专场拍卖的大背景,是书法收藏风气的大盛——即使早在10年前,当代书法作为市场流通、交易、收藏对象的风气也是不盛的。除了古代名人书法墨迹具有古文物价值以外,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市场流通度很低。书法作品大多是用来馈赠送人情作为交际手段,但作为艺术商品却缺乏明码标价货真价实的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书法在表面上的一挥而就信手拈来的过于轻松随便,使它作为艺术品在正式的市场流通与交易中很难具有竞争优势;而书法原有的与身俱来的文史涵义,又因为毛笔书写退出实用历史舞台而连带着不再注重记事述史而只重赏玩的风气,而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解。除非是古代名家的书法,因为有许多历史文化的附加值,又具有不可再生性,故而仍然有清晰的市场定位,今天的名家书法,却难以像中国画、油画等等那样有根据作者名望、作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等建立起来的明确的市场价格系统。亦即是说,根据目前综合的市场表现,当代名家书法作品交易,无论从理念还是手段而论,都是相对最不具有市场交易的商品特征的。

随着全民收藏风气的大盛,书法也逐渐成为与绘画并行而受到关注的品种与项目。依照拍卖行业以古字画并举的传统做法类推,当代书法也应该与当代中国画并驾齐驱,形成“当代书画”的市场类别概念。中国画当然没有问题,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从工笔到写意,从山水花鸟到人物,从重彩到浅绛到水墨,色色齐全。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的市场一直是像油画版画雕塑一样,有稳定的美术品市场定位。但书法却不同,一挥而就的书法,既无中国画这么多的细分类别,又不具有视觉形式上的优势:比如从造型到色彩、从平面到立体的一整套十分丰富的表现手段。虽然有篆隶楷草五体书,终不脱画线写字黑墨白纸的基本格式,相比之下,自然十分单调。如果再加上绘画还有内容上的优势如题材、主题即叙事性,而书法唯以抄录现成的古诗词而并无主题更没有叙事性,则书法作为艺术品更难与当代中国画相抗衡。于是,“当代书画”的概念,其实一直是瘸腿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各占50%,而是画主书次,不但在价格定位上是如此,在市场、收藏界人士的心目中更是如此。与中国画相比,书法除少数几个名头特别响亮的大家之外,一般很少会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是被作为一个有序的类别来对待。

以用笔、结构、章法为一般书法形而下的物质的技术要求为标准,以文字书写作为基本行为方式,使书法在所有的独立视觉艺术形态中既十分另类又无法与绘画、雕塑等作简单套用与类比。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是:日本在明治到大正时期由小山正太郎与冈仓天心掀起的书法是不是艺术的大论战,中国直到上世纪40年代由朱自清、郑振铎、邓以蜇等文化精英讨论的书法属不属于艺术的争论,乃至中国书法家协会是晚至80年代初成立而不是1949年建国时即成立、各大艺术院校近20年才开始关注书法专业教育而不是如美术音乐专业教育横贯百年,等等等等,都表现出书法作为艺术的“妾身未分明”的尴尬局面来——古书画是一个承传至今的固定观念,但其实书法与国画从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平等并列过。画贵字贱、“好字不如烂画”的行业潜规则,既让书法家们自尊心大大受损因而愤愤不平,又让书法界对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业潜规则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许多书法家大声疾呼:书法比绘画难得多,书法挥毫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似乎作用不大,当别人看你一挥而就几分钟即成,一个半天可以手拿一本《唐诗选》不假思索抄出一大推所谓的作品时,再与对主题、形式反复追究、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绘画相比,他怎么也无法尊重你的隐性的十年功,只会感叹于你这一分钟信手拈来千篇一律的得来太容易从而看轻你的含金量。

如何提升十年功的具体表达,不让它被貌似唾手可得的台上一分钟轻易置换从而造成专业轻视的尴尬局面,是今天书法家无论是从事创作还是参与拍卖都不得不直面的大挑战。在30年前,我们提出的对症下药的方案,是“形式至上”。强化书法作为艺术门类的必然属性而尽量祛除它原有的、过于浓重的简单写毛笔字的弊端——写毛笔字可以千篇一律,但书法艺术创作必须讲求形式的独创性与笔墨的表现力,因此讲究“一作一面貌”。不如此,则书法要成为艺术也难矣。30年后,鉴于书法在形式上的开掘已有相当积累,针对当下书法创作在文字运用上的无视、忽视、轻视的时代软肋,又提倡“阅读书法”。强调书写文字在书法中的独特地位以及与生俱来的文献功能:从文字、文辞、文献、文史、文化即五“文”出发,重新评估书法作品的价值维度。毋庸置疑,台上一分钟的唾手可得,如果有“形式至上”、“阅读书法”从艺术表现与文献内涵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有力支撑,则充分彰显书法家的台下十年功,应该是再也不会引来无谓的无视与轻视了。画家们是在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构图、形式、笔墨中苦心孤诣,刻意追求;书家们则是在“形式至上”、“阅读书法”的世界中呕心沥血、刻骨铭心,书画之间再也不存在孰轻孰重孰主孰次孰难孰易的巨大落差,则“好字不如烂画”之类的行业陋习与认知潜规则自然不战自溃,书与画之间的瘸腿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说,“形式至上”旨在提升书法的独立艺术品质,使书法足以与绘画、音乐、戏剧与舞蹈在专业定位上并驾齐驱,让书法在当代作为艺术的正当性与合法艺术身份能获得更大的认知度;那么“阅读书法”则重在凸显书法的门类特征,使书法在与绘画、音乐、戏剧、舞蹈并肩而立的同时不混同于其他艺术的一般化特征,而通过文字书写这一物质手段来树立起自己独具的文史特征优势和具有唯一性的艺术专业形象。

站在艺术收藏家的立场上看,当我们打破偏见与常规思维,准备纠正“好字不如烂画”的偏见,对书法艺术与国画艺术进行平等视时,当然有权力反过来要求书法家们必须像国画家们同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不能画家苦心经营努力追求而书法家却大笔挥挥草率从事,倘若还是原来这种巨大落差,那强制要求收藏家对书与画作平等视,是不现实也是做不到的。由此可见,书与画的这种轻重不匀与偏见现象,其实从本质上说并不能抱怨别人,而首先是取决于书法家创作行为与创作态度自身。只要书法家还是那种大笔挥挥还自我标榜十年功的游戏笔墨态度,转瞬间就复制出或曰抄出一大堆唐诗宋词的所谓作品来的话,那要获得收藏家的尊重和赢得市场的尊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在艺术上有“形式至上”,以制约书法书写行为固有的易重复易懒惰的弊端而强化它作为视觉艺术的审美特征;又有在文字上的“阅读书法”,以强化它基于汉字书写所必然会产生的文字文辞文献文史文化的厚重含量,从而形成当代独有的“艺术+文献”的书法专业收藏新模式,那它的含金量,必然丝毫也不逊色于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甚至油画版画等等。因为它的“形式至上”,已经可以使书法要素独立于绘画之外但在视觉魅力上却毫不逊色于绘画;而它的“阅读书法”,更是绘画作为同是视觉艺术而绝不可能拥有的、唯书法因书写文字而具备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学术引领拍卖】

从“我书即文献”的书法创作观,到【艺术+文献】新的书法收藏观,其实反映出时代变迁为整体意义上的塑造当代书法历史文化观所提出的发展新目标。它的被提出,是基于严格而严肃的分析研究而成,而肯定不是胡思乱想信口开河。这样的新型观念塑造,是今天时势的需要,是书法发展本体的需要,当然也是引领健康向上方兴未艾的当代书法收藏界的需要。

陈振濂 书法《颐斋论雅·论玉》

释文:1.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故以玉喻君子。闻玉有五德:温润曰仁;内外一质曰义;声韵曰智;坚固曰勇;圆美曰洁,君子配玉,宜矣。

2.佩玉重礼法:天子白玉墨带,诸侯黑玉朱带,卿大夫青玉灰带,士黄玉麻带。《周礼》皆有论列。又以组玉形制为贵:珩,璜、琚瑀、冲牙魏晋以降,杂佩渐少矣。

3.和田玉为玉中极品,惜乎市场炒作,佳品百不一见矣。予最重羊脂白,可拟士人之高不染。翡翠、琥珀,亦见佳品,终不及羊脂之雅而润、文而厚耳。

4.“玉不琢,不成器”,精金美玉皆须打磨,非唯人工,且有天沁,如娥眉黛、鹧鹄斑、蛤蟆皮、竹叶青、秋葵黄、金雕鬓、冬瓜瓤、石榴子,皆喻沁色之美也。

款识:1.癸巳论玉之一,陈振濂书于一木九石居西溪。钤印:陈振濂(白)

2.论玉之二。癸巳七月,陈振濂书。钤印:陈振濂(白)

3.论玉之三。癸巳七月,陈振濂书。钤印:陈振濂(白)

4.论玉之四。癸巳七月,陈振濂书。钤印:陈振濂(白)

尺寸:139×35cm×4 约4.4平方尺(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