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情最深 纽约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述评

发布日期:2013-11-19

吴长江 阿尔卑斯牧场
154×84cm 2013年

在绢帛或宣纸上挥洒水墨,或拟人状物,或抒发情愫,在中国已经有了漫长的历史,成为了一种极其独特的艺术样态——水墨画。与此同时,赋诗作画并相互赠予,常常也是中国传统文人中传达和交流友情的一种方式。因而,最有中国特点的艺术当推水墨画。

纽约是国际文化大都会,向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对古老的水墨画应该是不陌生的。此次由16位当代中国画家参与的“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借席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展出,正是一种情浓意切的姿态,或可令这里的行家里手有一见如故般的欣喜。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观者而言,这些画家的作品则可能会让他们经历特别陌生的视觉经验,形成一份新异的视觉记忆。

虽然这些参展的中国艺术家都是尊重前辈画家的,他们从早年的习画经历中就确立了几乎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念,深知画画本身应该包含对前人的精神呼应,而没有这种由衷的心心相印,任何传统的延续都会显得名不符实的。但是,个人向传统致以敬意或仅仅沉潜于传统,却又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有见地的艺术家总是想在研习与借力于传统的同时,与伟大的传统拉开适当的距离。这样的冲动实现起来殊为不易。原因是显然的。如果艺术家要葆有中国画的崇高名分,他就依旧要沿用传统的笔墨纸砚。因而,所有的创造也就只能在古老的媒介限定中施展了。既要依凭传统,却又要不被传统的圭臬完全束缚住,这是何其艰辛的事情!

好在艺术家们在限制中进行创造的力量常常可以超出人们的想象。此次展出的几十件作品就是一种有趣的佐证。它们绝非传统的某种余绪或遗响而已。在艺术家们笔下所晕染的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理想,清新不羁的视域正来自于他们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他们尝试使用新的水墨语言以适应描绘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表达前所未有的现代意绪和激情。他们极其心仪那种可以得心应手地将以往从未入画过的形象一一具陈的自由,甚至期盼与古典的作品相比也不逊色。也正是在这种努力跨越传统表现藩篱的不懈探索中,他们的画作无异于中国画鲜活的当代性面貌的一个缩影。

毫无疑问,艺术家们的探索越是深入,其创造的个性因素也就显得越是鲜明。不难注意到,此次展出的作品在色彩敷陈方面,有的绚丽多彩,有的却淡雅朦胧;同样是勾线,有的作品浓重果断,有的却纤细委婉;同样是描绘人物,有的作品是边地的浓丽情致,有的则是都市的宁静氛围;同样是面对山水,有的作品绵邈依稀,有的则仿佛扑面而来;同样是面对花卉,有的华贵典丽,有的则随性朴素……观众们可以在这种个性面貌迥异的画面上得到视觉的极大快感。

或许,由于水墨与宣纸的交集太多变化的微妙因子,中国艺术家在表现周遭生活或者记录采风的对象的同时,还每每收获一些唯有水墨画才会有的唯一性效果。虽然在训练有素的艺术家的笔下,很多东西是可以驾驭的,可是,宣纸的吸、润性质和笔锋的水墨比例却常常又是一种微妙的变数,甚至不经意间有时会留下连艺术家也会觉得意外的画面效果。品鉴展出的水墨画中某些仿佛机缘凑泊的局部或细节,有时反而令人有一种渺茫宇宙的感受,这大抵就与水墨画的这种特殊性质息息相关。有意识地摹绘往往体现外观世界,而偶尔所得的肌理、印记则可能再好不过地指向内心的遣兴、际会或无以言说的潜意识。中国水墨画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研读细品,或许就在于可以让人有机会重温那种极为古老而又深刻的视觉雅缘,使人奇妙地体会到类似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中的妙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沧海一粟,或者说宛若当代中国画中的几滴晶莹的水花,只要遇到知音的慧眼之光就会反射出缤纷的色彩。有理由相信展览在纽约期间会绽放出极其迷人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