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乡 人文荟萃

发布日期:2013-11-02



  文化浦口

  悠久历史积淀上的文化传承

  在浦口区社会发展历史上,留存有丰厚文化遗产,从考古和发掘情况来看,有距今6000余年汤泉杨山头遗址,以及距今5000多年营盘山古墓葬群遗址,汤泉牛头岗遗址,另外还有分布在全区境内大量的原始社会、商周时代古文化遗址及两汉、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古墓葬100余处,还有浦口火车站、“二七纪念馆”等近现代文物,有张孝祥、石淮、庄昶、王荷波、林散之等古今名人;有“南门腔”、“八老鸽子”、“吓老鹰”、采茶、伞灯、船灯、狮子、板凳虎等民歌民舞,还有楚汉相争、梁红玉抗金、太平天国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目前,区内有国保1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12处,区级文保单位38处,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浦口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一提起历史文化,浦口人总是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佛教文化有禅宗始祖达摩“一苇渡江”碑、禅宗祖庭定山寺、千年古刹惠济寺;生态休闲文化有老山、汤泉、琥珀泉、珍珠泉“一山三泉”;民国文化有浦口火车站、龙虎巷、浦镇车辆厂;
书法文化有以一代草圣林散之为首的“金陵四老”,民俗文化有手狮舞、宝葫芦、南门腔等等。而到了近代,浦口则有南京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口党小组以及声援“二七大罢工”的策划地—浴堂街34号,随着文化发展,目前浦口区有以“先锋文化”为特色的江北大学城;以“创意文化”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休闲文化”为特色的一山三泉度假区;以“书法文化”为特色的求雨山文化园区;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以“诚信文化”为特色的江北商贸圈……这些铸就了传统与现代并存、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浦口文化之魂。

  文化人才

  地灵人杰引领文化发展

  独特多样的浦口文化,自然会吸引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自古以来,浦口即是文人墨客的会聚之地。

  一门张氏流芳百世,从唐代张籍,到宋代张祁、张即之、张同之,影响深远,尤以宋代爱国词人张孝祥为最,其《六州歌头》词至今仍然令人荡气回肠。明代成化年间,浦邑名人庄昶、石淮和南海学子陈献章、娄怀玉等人欢聚浦口白马寺,留下为人称道的白马寺草书集碑。清康熙年间进士、诗文作家刘岩,被康熙誉为“中华一宝”。

  到了现当代,浦口文化名人中涌现了著名的一代“草圣”林散之,在求雨山上修建了“金陵四老”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的纪念馆。

  另外,著名油画大师陈丹青,著名书法家孙晓云都在浦口土地上接受熏陶、汲取营养,国画大家吴国亭、岳鸿武;书法、篆刻、摄影、古诗词、写作等各领域新人辈出,黄之金、张厚全、罗京新、张国栋、李静凤、李敬宇也均是浦口文化名人中的优秀代表、国家级会员,他们的作品得到业界认可,在国家层面展出。浦口区还突破区域、部门限制,注重引进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人才,提升其从事文化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正因为这些文化人才的引领,浦口区文化领域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

  推动浦口经济建设的新引擎

  数字创意业、观光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广告会展业、艺术培训业……未来,浦口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浦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浦口”不仅仅要发挥好资源和禀赋的优势,更需要运用产业化的手段,挖掘文化积淀、整合文化优势,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把浦口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竞争力。在数字创意业方面,浦口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数字软件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基地。为此出台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新兴数字创意研发企业创业。

  面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浦口大手笔进行了整合,浦口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很快将成为全区支柱产业,浦口火车站将建立影视基地,具体来说,以遗存的火车站主体建筑为依托进行科学规划发展演艺娱乐业,增设民国特色的新景点,影视基地凸显浦口火车站建筑的历史价值,彰显浦口城市的历史个性;以求雨山文化园为重点,开发一批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书法培训基地;以“一山三泉”旅游区为重点,开发一批休闲旅游品牌;以绿水湾为重点,开发一批生态旅游品牌等,高起点谋划了浦口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文化设施

  建立展示、交流、体验新平台

  发展文化,自然少不了各种平台。而这也是浦口正在推进的一项工作。在文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上,浦口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民文化需求,编制《浦口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浦口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优先安排文化设施用地,合理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重点建设一批展示浦口文化形象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包括浦口文化艺术中心、浦口大剧院的建设,完善求雨山文化园总体建设,推进新图书馆、新文化馆工程,改建或扩建一批文化场所等。浦口区正加紧建设青奥公园,明年,各国运动员将云集浦口,这里将成为一道更美、更青春的动感风景线。目前已达到街街建有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室的目标。各街道文体站功能齐全,均设有书画创作室、排练室、图书阅览室、信息共享工程等功能室,全区还建成了1个市级示范文化广场、5个市级社区特色文化广场。2012年底,全区已创建34家市级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公共文化设施遍布城乡各个角落,15分钟文化活动便利圈的打造,让全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化活动

  畅想现代文化新生活

  据介绍,这几年,浦口区先后举办了“浦口艺术节”、“走在小康路上”、“文明浦口人”、“文博之夏””、“公益书法讲座”等一系列具有浦口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有“送文化下乡”活动,5月有“红五月”歌会,夏季举办“夏之韵”纳凉晚会,国庆组织社区文艺汇演,在全区形成浦口文化“四季歌”。

  以艺术节为例,自2002年以来,浦口区每两年举办一届艺术节。今年,浦口区举办了第六届艺术节,共有演出、展览、讲座及培训等各类活动100多场。亚青期间,在浦口区工业大学亚青村举办“青春大舞台”文艺演出,向外国友人展示了“狮娃”、“中国红魔术”、“碟技”、“少儿拉丁”等地区特色文艺节目,介绍和展示葫芦画、剪纸、书法、抖嗡等中国特色“非遗”项目。

  与此同时,各街道也争相“晒”出了拿手好戏。如“汤泉温泉节”、永宁“莲藕节”、盘城“葡萄节”、顶山“王荷波组歌演唱”等。目前,全区100多支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敬老院、活跃在军营、学校,犹如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竞相绽放在全区各个角落。

  浦口也是文化创作的热土,近年来,共创作戏曲、音乐、书画、摄影作品、诗歌、散文、专著论文等共1400余件,其中在市级以上发表、展览、演出400多个,获市级奖227个,省级奖70个,国家级奖28个。《江浦手狮》获得全国农民艺术节精粹奖大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并走出国门出访德国;少儿舞蹈《七彩雨季》获省“莲花杯”大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小戏《不能玩》获得省“五星”工程奖,南京白局《我是青奥小主人》获市创作表演金奖;另外浦口区还出版图书《金陵四老书法集》、《馆藏金陵四老书法精品赏析》,区内定期出版《浦口文艺》、《老山》等杂志,挖掘整理《江浦民歌》并唱到中央电视台。

  在非遗成果保护方面,编辑出版《浦邑民韵》《浦口文韵》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浦口区资料汇编》,成功申报2件省非遗项目,今年获南京市非物质文化先进区。

“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区区三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浦口悠久的文化精髓和自然景观。从文化形态看,浦口的书法文化有一代草圣林散之为首的“金陵四老”;佛教文化有禅宗始祖达摩“一苇渡江”碑;民国文化有浦口火车站建筑群;民俗文化有“手狮舞”、“宝葫芦”、“南门腔”等。多年来,浦口区围绕“文化浦口”建设目标,文化人才辈出、文化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品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成果丰硕,全区人民真正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