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博士何学森的书法

发布日期:2013-11-01

何学森(右)与欧阳中石在一起

  学森翰墨——何学森书法展日前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何学森老师、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亲临宣布何学森书法展开幕。

  “舒华布实,即色游玄”是何学森集成的一副四言联,前一句出自《文心雕龙》,后一句出自魏晋玄学。这8个字很好地体现了何学森的书法理想和人生追求。

  行书与草书开张奔放

  擅长行草,风格俊拔,追求一种优雅的洒脱精神,何学森的书法风格也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何学森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主攻行书。他庆幸和欧阳先生住在同一幢楼里,欧阳先生允许他随时登门请教。哪怕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何学森也总觉得自己还没有毕业,有时候甚至在欧阳先生用餐的时候闯过去请教问题。何学森说,如果没有欧阳先生的指引与熏陶,他不可能取得如此进益。经过不断的勤学苦练,何学森在行书、草书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获得

  书法博士学位。

  何学森的行书,从王羲之入手,古雅深秀,后来入王献之“尚奇之门”,流走奔放。近年来,何学森潜心学习米芾行书,同时吸纳了苏东坡行书的厚重,以及黄庭坚行书的开张,风格更加爽健俊朗。

  何学森的草书,既儒雅纵逸,无一丝草莽粗豪习气,同时又洋溢着一种仗剑向天、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情,这种风格主要受怀素、黄庭坚的影响。他认为,明以下的草书,有很多只是浅层次地运用了基本草法,对线条质量及行笔节奏重视不够,总体格调因此受到影响;而怀素大草放逸而无顿挫,黄庭坚草书过于冷静。何学森的草书效仿怀素的流走奔放,同时吸纳了黄庭坚草书的节奏和用笔变化,洒脱而不清狂,优雅而不迂阔。

  何学森在书法创作中特别注重“炼字”。他说:“诗词创作讲究‘炼字’,是指推敲用字,以求工稳。我把这个说法借用到书法创作上,要求每一个字的结体风格都要契合它在诗词中的内涵。比如‘风’字,‘天风与海水,鸣籁隔山闻’的‘风’,与‘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的‘风’,显然是不同的意境,我在书写时努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不同。”由于怀有这样的意识,何学森的书法艺术具有较强的文化表现力,令人回味。

  继承与革新相得益彰

  何学森曾说:“一种艺术的持久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够与时俱进。这种进步不能局限于表现手法和风格特色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其艺术精神的革新,对于其文化使命的深刻反思、清醒认识以及准确调整。”

  他认为,应对中国书法的基本特点作出现代解读,提供一套主旨明确的书法文化价值体系。惟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和理解中国书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书法,让中国书法在更宽广的层面发挥作用。

  何学森举例说,清代书法家金农注意到硬笔书写的梵文横粗竖细、带有尖尾,他把这些特点融入到隶书创作中,形成他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这个事例生动说明了中国书法所体现出的文化胸怀。世界各民族以文字为表现对象的、广泛意义的“书法”,在抽象性与隐喻象征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蕴含着道德心理、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理想信念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对话,我们能够获得远比“汉字文化圈”或者“儒家文化圈”更大的文化域场,中国书法必将在其中发挥空前的作用。在2013年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研讨笔会上,何学森发表了《中国书法与人类未来》的主题演讲,体现出他思考书法所立足的文化高度。

  立象与尽意圆融畅彻

  何学森认为,中国书法需确立一个明确的哲学根基,而《易经·系辞》提出的“立象以尽意”客观上是中国书法遵循的根本原则。

  汉字具有非常精密、细腻的结构感,本身已经在“立象”,书法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更大的拓展。运控毛笔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用柔”思想。相对于“用刚”而言,“用柔”手段更为含蓄、复杂、细腻,更难以把握。“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柔活特性使书法的线条如云烟变幻,有一种弥散着的特殊张力,这非常契合于“道”。这样,文字之“象”乃升华为书法之“象”。

  书法家必须把“象”立起来,才能表“意”。如果不掌握书法的表达技巧,即使文化领域的专家名人的毛笔字迹,也不可能“尽意”,算不上“书法”。“尽意”的第一个环节,是创作者把自己的文化憧憬贯注到作品中。书法家重视文化养成,才有可抒发之“意”。“尽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意”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欣赏者内心有呼应何学森认为,书法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整合,“意”在把握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生动体现出中国文化直觉思维特点以及整体观思维的大局意识。如今书法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依然享有较高地位,主要得益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惯性。而明确并遵循书法“立象以尽意”的根本法则,其文化地位才能够得以确立。

  何学森从文化的高度解析书法,以书法为切入点研究中国文化,其书学理念与创作实践相互促进,将会在书界开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