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温润”,在中国画里是这样的

发布日期:2013-11-01

明天,46岁的画家李桐,将在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举行个展。

展览名为“通变无方—李桐人物画作品展”,这是钱江晚报与信雅达文化艺术,继“极妙参神—尉晓榕中国画小品展”、“古意新仪—古仪绘画作品展”之后,共同推出的又一作品。

这次展出的46幅作品都是人物画,李桐说,这些画作大多与杭州有关,因为杭州与他是无法割断的—

他祖籍福建,但却生在杭州长在杭州。

他父亲是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老师,母亲毕业于美院,周围的玩伴也大多是美院老师的孩子。于是,画画这件事对他而言就变成了耳濡目染与顺其自然。

他家与黄宾虹在杭州的旧居仅一墙之隔,这让他从小就看过无数的黄宾虹作品。甚至在就读美院之前,李桐就已经受过童中焘等名家的指点。

1990年,李桐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毕业,2000年又从吴山明执教的研究生班毕业。2011年,他攻读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导师是吴山明与任道斌。而现在,他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执教。

他说自己跟杭州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曾想出国留学,却终究没能去成;曾经北漂过,可“一到北京就生病”。因缘际遇下,他最终还是留在了这方让他觉得“最养人”的水土之上。

在李桐的印象中,“杭州很温润,没有太强烈的东西”,这种印象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的审美,也反映在了他的画中。简淡古雅的色彩,空濛疏朗的景致,还有那似古非古,似今非今的人物形象,都带着纯净如水的流动感。吴山明把李桐的人物画概括为:“韵深、趣远、骨重、神清”。

李桐说,自己的画中人,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模特,而是借某一个能令他感动的形象,绘出一段记忆与故事,“我画画有点像在拍电影,选定一个形象后,心里会勾勒一个脚本,然后在画面上把这个脚本呈现出来。比如这次展览里,有一幅我画的林风眠的女儿林蒂娜。虽然没有见过他们,但当时我住的地方与林风眠的故居很近,那周围的景致在林风眠的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后来我看到了他女儿的照片,一个混血女孩子。这个形象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感到自己可以真切地还原出那时的意境。我并没有在意最终的呈现是否与照片相像,画面上的女孩子就是在那个环境中成长的杭州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