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连仲:书法需自然而然,不创而创

发布日期:2013-10-30

《毛主席词》

熟悉狄连仲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毛笔研究制作专家,同时还是颇有造诣的书法家。《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作品集》一书中收录了一幅狄连仲的行草书法作品。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是一项重要的展览,代表了当今书法的最高水平。狄连仲的书法作品能够入选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说明了他的书法技艺日臻成熟精进。

狄连仲是善学者,他的书法艺术能够取得成绩、有所收获,与他勤学苦练有关。狄连仲学书,首先是从颜真卿、柳公权等唐楷入手,后渐渐感到唐后书法已趋平夷,便溯源而上,从六朝碑版、汉碑简牍、金文大篆中汲取营养。这一时期,狄连仲深受清代学者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的碑学思想影响,推崇魏晋石刻摩崖,尤其喜爱北魏书法家郑道昭的云峰山石刻《郑文公碑》,该碑字体承隶启楷,结构谨严浑厚,笔力苍劲飘逸,被历代金石、书家推崇。狄连仲每日临写碑帖数次,常常是汗水淋漓而不辍。狄连仲又遍临魏晋诸版,仔细体味六朝书法结体的趣味和用笔的变化,方笔、圆笔各不偏废。正是不断刻苦学习,狄连仲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运笔娴熟自然,笔力苍健灵动。

狄连仲曾先后拜著名书法家李大鹏、黄苗子、赵家熹、卜希旸、欧阳中石等为师。在老师的精心传授下,艺术眼界渐宽、技艺渐精。又进一步学习了唐代以前的各体书法,并不断研读历代书论、画论,用理论指导学习和创作。正是不断地临池揣摩总结,以及得益于师友的指导交流,狄连仲在书法上的苦学积累为其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奠定了稳健的基础。

狄连仲还是一位探索者,他对于书法的探索是随着学习和临池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并不是刻意求异创新。狄连仲的书法探索主要是在隶书和行草书方面,他创作的隶书,行笔波动而内力饱满,线条舒展而圆劲含蓄,明显是受到了篆书结构和简牍笔法的影响,是写碑的精神、用笔的意境,这与清代大书家邓石如隶书风格暗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隶书风格——线条质朴厚重、用笔宽展舒和含蓄蕴藉,颇耐一读。对于行草书,狄连仲取法具有代表性的行草著作,如皇象的《千字文》、索靖的《出师颂》并参入唐人无名氏的《月仪贴》。作品中融入鸟虫篆,陶冶草隶,常常是或篆隶为骨行草为形,或行草为意篆隶为神意态翩跹。点画精神充盈,章法气韵生动。

厚积薄发、博观约取。近来狄连仲的书法更加精进,风格更加高迈而自如。在展现个人风貌的同时,点画之间流露传统书法艺术的气质韵味,古质今妍,相得益彰。狄连仲的作品得到了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充分肯定,并再次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北京商报记者 宋永春

个人简历

狄连仲

号伴月堂主人,1952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狄连仲自幼酷爱书法,先后受教于书法家李大鹏、黄苗子、赵家熹、卜希旸、欧阳中石等。其书法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大型书法展览活动,并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