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邵仲武: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

发布日期:2013-10-24

邵仲武与欧阳中石在一起

    时值周末,闲来和三五好友相邀一起品茶论书,期间,有好友介绍一位书法家给我认识,还顺手给我带来书画家的书评《八大山人书画鉴赏》和书画家的几幅作品,其淡雅的文墨,带着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段时间以来,因工作原因,极少写书画方面的评论,当得知这位书画家正是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邵仲武博士时,心里不由产生了几分敬仰之情,据悉,近五年来,邵博士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完成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四项,出版专著两部。一个书画家,能够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在做些学问,实属不易,尤为值得尊崇。

    纵观邵仲武的作品,细细品之,既有道法自然的酣畅之气,也有巧构无心的禅意天趣,更有虬枝入墨的古朴和荡气回肠的律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在创作,而不是单纯的书写。他正是在创作中不断寻求自我的突破,显然,这种作品更能彰显他的个性,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我尤其欣赏他的隶书和行草,这里不由想起启功先生的一句书评“读之但觉满纸烟云浮动,更兼闻风雨飒飒之声”。

    在更多的了解中,得知仲武是一个习书异常刻苦之人,是一个参悟古今又能化为己有的书法家。他性格沉静,待人平和,八岁开始在父亲的启蒙下学习书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为学习掌握中国书艺之精要,他多年来如饥似渴,遍览书法史典、研临古今碑帖,其书法与古为徒,深入传统。隶书宗汉隶,出入《石门颂》、《张迁碑》和《好大王》,古拙朴厚;行书以二王为宗,兼涉“宋四家”与董其昌。承古人,开新意,每出一笔都师出有名,且不为法规所囿,既有古人之意,又不乏时代之气。他拥有了师法古今又变中求新的书法之妙,不失为中青年书法家中独具风格的佼佼者。我想这与仲武多年埋身学养、历练顿悟有关吧。

    书法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这里并非指书法处在诸艺的顶尖,而是指书法本身有形亦无形、无法亦有法的特质。书法意在由“像”追“神”,仲武正是从古文字中发掘美的要素,寻觅中华瑰宝的亮点,感受汉字形体蕴藏的独有美感。

    我们不难理解,其实历代文人墨客遗留下来的简牍字帖,都是一部部历史的重现,在某种程度上浓缩着一段凝重的历史,每一个字、每一道笔画都向我们昭示着一种苍茫和遒劲。这些书法拙朴庄重,典雅秀美,以不同的形式美感张扬着时代的震撼力。

    在仲武看来,正是这些活生生的古文字,在时间与空间中演绎着浩如烟海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研磨练习,他将篆书的结体、草书的笔情墨趣有机地融入隶书,又把简帛书的自然天真之趣与碑刻隶书的浑厚古朴之气相调和,终成自家之面目。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郑板桥)”。这里所要求得“意在法外”之“化机”,完全有赖艺术家个人之修为。仲武深谙此道,这也是他艺术品格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中国书法艺术,是性灵的舒张,更是学养的积淀。为此,他从中国千年传承的文化中寻求自主的艺术定位,从《诗经》、《楚辞》及唐诗宋词中汲取艺术营养。在他看来,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要回归自然,法自然、师造化,追求一种自然的书写状态。

    书法的本质是精神而不是单纯的技法。学识的积累赋予了其文化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意志,这些都为仲武取得的成绩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仲武的书作即得朴素之趣,笔线沉稳、不饰雕琢、气息端庄、结体自然,于结构中颇见散淡追求。赏仲武的书法,使我想起了“润含春雨、干裂秋风”这句笔墨境界的常用之语,我想这八字境界在仲武的书法中得到了最好的结合与体现。

    在交谈中得知,仲武还是欧阳中石先生的得意门生,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他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正是欧阳中石先生,他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还不是登门造访请教先生。他的努力与成功,也印证了中石先生是有眼力的。正所谓,伯乐不凡有其慧眼,千里马追风有其大志。

    近年来,仲武的书艺可以说是已入“佳境”,无论是秦篆汉隶,抑或晋唐楷行书,他都能于严谨的结体法度中显露出大起大落、古朴豪放的个性。书艺无止,学之无穷,愿仲武再行努力。(李旭昊)

    艺术简介

    邵仲武,山东省费县人,美术学(书法)博士,现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侨界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齐鲁书画研究院院委,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幼承家学,酷爱书法绘画。1992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国画,师从杨象宪、高天祥、徐正诸先生,1996年毕业留校工作。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读双学位,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读研究生,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读博士,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刘守安先生,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书法、美术教学工作,近年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四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三等奖一次。专著《八大山人书画鉴赏》获201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项目一等奖,2012年山东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学之余,潜心翰墨,书法与古为徒,深入传统,隶书宗汉隶,出入《石门颂》和《张迁碑》;行书以魏晋书风为宗,兼取“宋四家”和董其昌。国画以花鸟和山水为主,以书入画,风格厚重典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内地及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