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听陈秋田说中国书画大家们的“绍兴往事”

发布日期:2013-10-20

今年10月,陈秋田的新书《与美同行》还未正式摆上书架,但是前来讨书的人却络绎不绝。自小钟情画画,曾任绍兴书画院院长,又是中国当代人物画大师方增先的入室弟子。70年的悠悠岁月里,陈老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40多位国内著名书画家。真实、质朴、细节感人,沉淀在陈老书里的,不仅是多年工作人所熟悉的人事,还有那一份份深厚的感情,就像绍兴文理学院首任院长、曾任绍兴市副市长陈祖楠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与美同行》是一份很好的地方文献资料,也可以成为爱好书画艺术的青少年的德育辅导材料,因为通过陈老的书籍,我们看到了许多书画家内心之美。

  书之缘起:悠悠岁月,亲身经历40多位书画大家的“绍兴故事”

  “20世纪60年代,杭甬铁路线在绍兴市区与上虞百官之间有个小站——陶堰站,为了方便那里的旅客出行,每天总有一两列慢客在这里停留。在慢车停和开的几分钟里,你能看到一位手持红绿小旗、50岁左右、个子不高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前后忙碌着,他曾是我的学生家长孙云生,人们亲热地叫他孙站长。”这是陈老书中《潘天寿与孙站长》一文的开篇,陈老说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原本只是有感而发,放在自己电脑文档里,自我欣赏。

  但是到了2010年6月24日,当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上有一篇关于漫画先驱华君武的报道,杭州的几位朋友看到后快递了报纸给他,原来在那篇报道上配了两幅照片,其中有一幅大照片里就是华君武和其他6位画家的合影,那时候的陈秋田还正值壮年。许多往事就这样浮上了心头,那张照片上的6位画家竟然已经有4人作古,往日里的中年人也已经古稀。陈老说,正是这件事情,让他下定决心要写一本他所认识的画家亲朋的书,写写他所了解和认识的方增先、赵延年、费新我、吴冠中等。

  “再不写真的怕要来不及了,40多个人物、37篇文字,里面只有两个人我没有直接接触到,这些书画名家与我的交往、与绍兴的交集,我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他们充满感情,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一种真实的文献!”陈秋田说。书画名家在绍兴,翰墨亲朋歌山阴,稽山俯仰丹青美,镜水低唱画人情,这些充满着诗意的小标题,陈老说他也是一有灵感就写下来,哪怕有时候是半夜才想出了好句子,他也起床记上一笔。

  书人有话:只想做个简单画画的人 与师父方增先情谊至深 

 

  《与美同行》这本书的书名,是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画院院长方增先先生写下的,而陈老的书里的第一篇就是《聚焦方增先》,一个是全国最负盛名的大画家,一个是30岁才开始真正学画的师范生,陈老说他与方增先老师的缘分长达50年。在他的第一本书《大师方增先》里确实有着详尽的记载,而《与美同行》里方增先也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绍兴过60岁生日,我对绍兴一直持有特殊的情感,把绍兴看成是第二故乡。一是因为我画的内容主要是江南题材、画农民;另一个原因是我有熟悉的学生在这里。现在我已60多岁了,才一点点体会到、理解到为什么过去的老师都要挑选学生作为亲授弟子,因为这种师生之间的感情确实与一般的学生有所不同。方增先讲的亲授弟子正是陈老,从仰慕到机缘巧合成为方老师的入室弟子,几十年来他们师生之间经常“剪烛长谈”,师生间的情谊确实超过一般的学生。

  陈老的第一本书《大师方增先》刚刚出版的时候,2011年的正月初四,他照例去上海给老师拜年,那日老师去了浦江老家,只有师母鲁老师出面接待,一向对文字要求甚高的师母对陈秋田说,“你们学生写的东西和老记们不一样,写的有感情,方增先很高兴。”听到这一句话,陈老的心里真的像喝了蜜糖一样甜。

  在陈秋田老师的书里,写了不少早年帮助过他的老师,虽然是50多年前发生的小事,但是陈老的笔下依旧仿佛发生在昨天。《永远的启蒙老师》《人走茶不凉》《大爱无疆》,一篇篇都是早年老师的纪事。而他写自己的父亲,笔墨浓重;写小孙女的时候诙谐轻松,也只有深怀真情实感,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字。因为,真实总是最能动人的。

  在金昌美苑十八楼的画室里,陈秋田对记者说,你永远要记得,任何人生经历都是一种财富,落难时候有许多老师、朋友帮忙的情谊却永生难忘,我只想做一个简单的热爱画画的人。   (记者 李丽)

  作者简介

  陈秋田,1943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绍兴师范学校。1985~1986在上海中国画院随方增先老师进修,是方老师的入室弟子。曾任绍兴书画院院长、方增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美协理事、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

  1993年,《陈秋田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0年、2013年,《大师方增先——师门承教话老师》《与美同行》分别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新书抢鲜读

  左笔费新我:

  是不是你不喜欢我的书法?

  已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了,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过去已近半年,我突然接到省书协一位负责人电话,说是费新我先生有一幅书法作品要他转送给我。是一条幅,上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极具特色的左笔。我立即打电话感谢费老送给我这样的精彩力作。想不到电话那头却传来了费老连续几个为什么:“中日兰亭书会期间,是你自己掏钱买了棉毛衫裤送给我,为什么一直不告诉我?书会结束后那场书画活动听说是你一起组织的,为什么近在咫尺,不和我见个面?是不是你不喜欢我的书法?”我大吃一惊,本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因为没有见面交流,引来费老误解,我只好和盘托出实情。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开幕式那天,天出奇的冷,站在右侧会场中已过80岁高龄的费新我先生冻得在那里打颤,这样的年龄,是很容易伤风感冒的。当时,我负责场内具体工作,看到这情景,赶紧请朋友就近去买了一套厚厚的棉毛衣裤,交给省书协负责人立即转送费新我先生。书会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参加这次活动的绝大部分书法家们乘上一辆大巴共同向一家乡镇企业进发,费老也在其中。当年那家乡镇企业条件很不错,给每个书法家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各有一套笔墨纸砚外,还专门配备了厂方工作人员负责接待。作为纪律,那天,我要求参与这场活动的每个绍兴书画院工作人员,不能踏进任何一间办公室去为自己索要书画作品,这条纪律,同样适用于我。

  沙老书《兰亭碑林》:

  “兰亭碑林”四字不好写,

  我压力很重

  同年(1987年,编者注)2月10日,沙老托人告诉我,“兰亭碑林”4字已经写就,我立即赶往杭州沙老寓所,他的儿子正陪伴老人在进门的客厅里聊天等我。那天,沙老的精神特别好,话比平常多了。他告诉我:“小陈,‘兰亭碑林”4字不好写,我压力很重。启功先生写了吗?”这是快90岁高龄、德高望重的沙老之言。“去拿来给你看”,沙老稳稳地站起身来,笔直地走向右边厢屋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康复得很快,从心里祝福他健康长寿。当沙老拿来了自己选好的碑林作品,他儿子即为父亲把作品铺在地板上时,我的眼前突然一亮。沙老这时却指着他的作品道:”不好写啊,小陈,我写了10多遍,才挑出8张,再从8张中选出了这4个字,你看看行不行?“”太好了!太好了!谢谢沙老。“我禁不住为沙老写的”兰亭碑林”拍手叫好。沙老很开心,他接着刚才的话题:“你把字带回去,怎么办,由你们绍兴去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