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人生

发布日期:2015-05-07

徐静

前几日去趵突泉,泉畔人声鼎沸、人流如织的热闹自不必说,万竹园一间厢房里一位女士临窗写毛笔字的情景倒是吸引住了我。近前端详,虽然她的作品带有商业色彩,但与进进出出喧哗着的人群相比,那不疾不徐、平心静气着墨运笔的神情,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凡的风采和定力。在这个连王安忆都在呼吁大家要读纸质书的时代,每天能与书画能与笔墨为伴的人,是不是更少了?

今天B1版的《徐悲鸿曾两至齐鲁之邦》,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与山东的两段“不了情”:第一次来山东,是1931年,徐悲鸿到泰山准备创作《浴日图》,却因天公不作美而搁浅;第二次来山东,是1951年,此时的徐悲鸿已抱病在身,然而为了体验火热的生活,为了在画作中表现导沭整沂水利工程上的新愚公精神,却因突发脑溢血使画作无法面世。难怪在2008年“徐悲鸿经典作品山东特展”开幕上,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女士曾表示:“悲鸿与山东素有渊源,要将悲鸿最好的作品带到山东”,创作于1931年、七易其稿的《九方皋》,创作于1936年的《船夫》均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按规定不得出馆,后经廖静文写下“山东是文化大省,这两幅作品一定要拿去”的批复后,才使这两幅作品列入济南展出的名单。同时,这篇文章还展示了画马大师的另一面,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徐悲鸿虽然是艺术家,但其更重要的也是一位教育家,“徐先生很明白中国需要很多很多的徐悲鸿”。徐悲鸿作为杰出的艺术教育大家,从国立中央大学、北平艺专再到中央美术学院,其一生培养了五辈人才,绵延至今。

B2版的《教我“要写出自己”的写家朱燕慈》是作者写在朱燕慈先生去世40周年之际的回忆文章。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学书法叫“写毛笔字”,写出名气来的叫“写家”,当时济南民间流传着“济南四大写家”的说法,多指关友声、金棻、朱燕慈、张立朝。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作者忆念着先生的音容笑貌,恍如昨日。先生对其“要写出自己来”的教导,犹震耳畔,这也正是他的亲身厉行和经验感知。作者评价说,“先生的字成于魏碑而脱胎于魏碑(无论楷、行、草),厚重紧密,方圆并举;方笔张显而不凌躁,圆笔流润而不肥滞,险绝已历,复归平正,静气庄严”。只可惜,因其过早去世,书画作品流传不多,承继其书画者也少,但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传承,却值得今天的人们仔细琢磨和学习。(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