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命题的哲学解答

发布日期:2015-04-13

 当我们徜徉于世界艺术之苑时,会发现唯有吾华夏书法与绘画同根同源,且互呼互应相得益彰。艺术领域或言书法与绘画不同种系的两者出现双向交叉融汇之后,蓦现化学的裂变裂解,形成多项哲学命题,让我们思考,同时也让我们解答。


  追寻艺术家自身,是先有画还是先有书法?回答很简单,以民国画家为限上溯,是书法家可能不是画家,但画家必然是书法家;以民国为限下究,书法家与画家的分剥越来越明晰,书法家就是书法家,画家(国画)就是画家。书画同源成了一个遥远且古老的哲学命题,算式在那里,现代人似乎不想甚至不屑专去演算了。


  任云程,自幼及长,由青壮及至花甲,都在“演算”。


  纵观古代的教育,开蒙是汉字,汉字的软笔书写正像中国人使用筷子,打开了手指与大脑开发的一扇窗,毛笔笔锋的“软”开启了汉字笔画的提顿撇捺点线的变化,不仅“奇怪生焉”,形成了汉字书法艺术,还为书法横跨一步进入绘画产生链接。中华民族的书画同源是人类种族艺术唯一现存至今的活化石。可惜的是,许多画家缺失了书法这个“源”。任云程以自身几十年的笔耕不辍,在书画同源这个哲学命题下,作如是说—


  “书是画的根基,画又可以让书法达到化境。所谓浓淡轻重、大小前后、疏密聚散、干湿润苍,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是书法命题,也是绘画命题,用书法绘画同时来解答,这是通向华山顶峰的一条路,一条成为大师的路。”


  书法不是画面的装点,而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中国画的笔墨的变化根基许多源自书法。正像我们的母语一样,你学习的任何一门外语,永远不会超过你的母语水平,母语的水平线永远决定着你语言文字的高度。一位真正的国画家,其书法的高度虽然不能限制其画作的高度,但“书画同源”这一哲学命题告诉我们,就像趵突泉,绘画喷涌的高度需要书法的张力冲力,不是吗?


  许多书法家,许多画家行而不远,攀而不高,必有缺失的“阶级”,任云程多年来的孜孜矻矻,很早就悟到了书与画的互相呼应的关系。他的学习书画履痕能让人看到这一个基本没有弯路的波长—


  任云程上世纪80年代初随刘炳森学习书法,而后迷上山水画,去故宫博物院观明四家及四僧画展,竟至终日流连忘记饥渴。此后临习石涛五载,在古人中长揖罗拜,石涛、石溪、王蒙、黄公望、明四家,又延伸至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钱松喦等,在当代画家中“转益多师”。然而,任云程一直没有放下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书法艺术对于他不是挚爱而是酷爱,不是着迷而是痴迷。其在1983年北京铁路局书法展获金奖后,全国大赛屡屡得名,至今仍然是书名掩了画名。


  任云程的山水画以四字概言之,即以古为新。


  中国的书画不是积薪码柴禾,后来居上,而是学习前溯古人的经典,经典是艺术中的永恒,是永远的时尚,常读常新。师古不泥古,非食古不化,而是食古而化今,食古不乖时。当许多人以“弄丑作怪”为新潮时,任云程以书法的新面貌,以山水画的传统笔墨再现山川神魄,观之让人神摇让人神往,足可观中国画笔墨之魅力也,足可观“书画同源”践行之累累硕果也。


  人逢花甲黄金季,正是橙黄橘绿时。期待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