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中国画间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发布日期:2013-09-19

1928年,孤山脚下。

一块银元租下的罗苑里,开始了西湖边美术学院的故事。国立艺术学院成立,时年28岁的林风眠任院长。

1957年的7月,哈同花园的水畔,泊着几条小木船。吴山明和几个男生一起,背着行李从苏白二公祠的美院附中宿舍出来,将铺盖卷儿往船上一扔,就这么一路划到了南山路。

这一年,当时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美院,从哈同花园搬到南山路。第二年,正式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有学生仅是因为参观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而就将考入中国美院建筑学院作为人生理想。

漫步象山校园,犹如走在中国山水画间。一山一水一树,自成世界。房子,紧密地排在一起,显得“拘谨”,在为山水让路。

这是王澍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的最基本理念的体现:“自然比建筑重要多了。”这里,50%的地还给自然,还给原来的土地。

象山校区内,保留了大量的农田,这些农田可以耕作。“象山校园不单是一个大学校园建筑,背后包含着对这一带新的城市建设模式的探索。这很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在今天的城市中,保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王澍解释。

这里的房子,充满山水田园味。

房子边有棵大树,树边很细心地经营出一小块地方,“你可以像佛陀一样在那棵树下上课。”房子的屋顶可以走上去,可以摆凳子,当然,也可以上课。

下雨季,这里别有风趣。留得屋檐听水声,雨珠子从上屋檐“吧嗒吧嗒”地落至下一屋檐,飞起无限畅想。

实际上,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王澍的又一个作品正在美院象山校园里悄悄崛起。象山校区横贯校园的小河边,又竖起了一栋新奇的建筑,这是“水岸山居”。

波浪形的黑瓦屋顶,黄色的土墙,宛如水乡长廊,又如山地村落,而它利落的线条和回转的空间,也充满现代美感。

这样的一栋建筑,居然是用打地基挖出来的泥土造的。

“杭州城里以前有大量建筑是用生土的,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南山路以前整条路上都是土墙建筑,现在只剩下西湖大道口上一栋。”王澍说。

水岸山居是中国最大的夯土现代建筑,是王澍“融合新建筑和传统美学”的又一里程碑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