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的新装

发布日期:2013-09-15

    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听起来,似乎说过了头。但从实际情况看,也有一定道理。“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美丽的名画需要有华丽的外衣来装饰,来保护,装裱师正是专为名画制作嫁衣的人。

  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将于10月在宁波举行,而此次参展作品的装裱重担就落在了装裱师王鹏身上。

  如今用机器装裱一幅画,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王鹏却始终坚持纯手工,托心、方裁、镶料、覆背、砑光、装杆……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裱一张新画,起码要7~10天,若遇到古画,一个月都不算长。

  裱画用的糨糊,王鹏坚持自己用面粉熬制。他从来不用那些含有化学元素的糨糊,担心有腐蚀性,影响了画面色泽和质感。熬制好的糨糊,放在盆里一点点加水,沿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排笔在糨糊里浸一下提起来,半透明的糨糊顺流而下,形似瀑布,无阻滞。

  王鹏师从南通周宝兴先生,1998年在宁波开了装裱工作室,如今已发展为一家画廊。在朋友们眼里,“生意人”王鹏身上有股“文化人”的傻气。有时遇到客户拿了随手买的画来装裱,他总忍不住劝:不用裱,不值得。

  这份认真和傻气,让王鹏结交了不少书画界的朋友,其中不乏书画名家,贺圣思、刘文选、周律之等都曾找他装裱字画

  王鹏的工作室“吟风山馆”在鼓楼步行街背街小巷的二楼,平时少有游客,顺手推门进来的多是喜好书画的同道中人,也不烦他招待,自己搬把椅子,就在一旁聊开了。

  本世纪初,市场不景气时,王鹏也曾转行,在电器厂、公司等谋生,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老本行,放不下的是装裱带来的成就感,“装裱师就像医生,尤其是裱古画,像是给它做手术。看着一幅暮气沉沉的画重新焕发出活力,心里特别高兴。”

  这些年,王鹏也带过一些徒弟,最长的跟了两三年,眼看“有点门道”,却又转了行。这终究是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当。

  平日里,王鹏选择用读书来平复内心偶尔冒起的浮躁。为了淘到一套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他翻遍了宁波大小的书店和几个图书馆。读得多,看得多,对他的装裱也有帮助。如今,只要是宁波书画名家的作品,哪怕只是看到背面,他就能猜到是谁的作品,八九不离十。而怎样的作品适合怎样的装裱,早已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