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画派 在继承中弘扬传统

发布日期:2014-08-29

传统书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书画艺术领域人才辈出,实力雄厚。成都画派的画家们根植传统,在传承中弘扬中国传统水墨精神。传统的师承培养关系、传统中发掘新技法……独特的传统气质让成都书画群体在全国特色鲜明,独树一帜。

成都书画历史悠久

传统根基深厚

“在中国书画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成都画家。成都的书画底蕴极其深厚,实力超群。”成都青年艺术评论家叶莹告诉记者,成都传统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传统根基深厚。早在公元938年,后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开中国皇家画院之先河。画师黄荃开宗立派,聚八方丹青圣手,成院体工笔画派。以黄筌、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家创造的院体画影响中国绘画上千年。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书画家纷纷入蜀。其中包括了各画派的代表韦偃、孙位、滕昌祐、贯休等;在宋朝,蜀中的苏公东坡落笔文章,石室先生逸写墨竹……这个时期的蜀中画风又开了中国文人画之先河。她自豪地评价:“这些历史可以见证,成都之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惠泽千年。”

除了有悠久的书画历史,在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更是广纳四海俊杰,全国书画名家大批入川,成都更是名家大家云集之地。这之中有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陆俨少、陈子庄、吴一峰、岑学恭、赵蕴玉、苏葆桢、李琼久等。叶莹评价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大师级人物云集成都,为这里的传统书画的发展推波助澜。”

重视传统师承

书画传承有序

与如今流行的艺术科班生不同,成都的书画家们登上艺坛,基本上走的都是传统的师承路子。“三峡画派”大师兄、著名书画家叶瑞琨告诉记者,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成都画派中坚力量都在以传统的师承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戴卫、何应辉、彭先诚、张士莹、郭汝愚、秦天柱、刘朴、江溶、刘德扬等一大批成都传统书画家名家不仅在各自的书画领域成就卓绝,还以研修班、工作室等方式招收弟子,让传统书画得以传承。叶瑞琨坦言,传统书画名家对学生的教学内容是全方面的,老师通过口传心授,将诗、书、画等传统文化底蕴都传授给学生,让书画新生代更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谈及成都独特的传统书画传承方式,业内专家指出,师承方式是中国传统书画延续的重要方式。傅抱石曾说过:“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象征的。”中国传统书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注重科学的逼真、客观的再现,而是在造化自然中观察体悟,特别注重画中“意”的表达,“意象”已成为中国绘画的独特审美需求,而意象造型不像西画写实绘画那样直观易懂,它特别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师者的言传身教,画谱画理的勤学苦练,对前人绘画的观摩体悟。

成都画派

开创中国书画新天地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曾评价:“成都艺术氛围浓郁,是中国艺术版图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成都艺术的后劲很大。”业内专家指出,虽然风格不同,但成都书画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都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成都画派可谓是开创了中国书画新天地。李华生早在1987年前,就以新文人水墨创作名噪现代画坛,他给自己提出一个难题:要用一根线把中国笔墨从似与不似的意象形状中抽象出来,以汉文化的抽象艺术与西方当代抽象画“对话”;画家彭先诚的没骨水墨人物画也颇具特色,把“水墨”的“水”的表现造型,推到一个新高度,让人眼前一亮。多年来,他潜心于没骨法的研究,深入探讨传统笔墨。这种对于笔法的提携和宣纸渗化所形成的变化丰富的墨法,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传统笔墨的表现范畴;在繁多的花鸟画中,秦天柱的画格调清新、节奏明快、构图严谨。他在研究中国艺术之传统,在继承传统之精华,在精华中凝练新意,并将新意融贯于生活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本报记者 王嘉

成都画家善于从平淡中找到艺术的高贵

著名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认为,成都的画家善于从平淡中找到艺术最高贵的东西。“他不一定画大山大川,这些四川有的是,但仔细琢磨你发现最好的都是表现乡土题材的作品,特别是现在成都的画家,好多都是画的成都的乡土,农村的小舍,能够把它画得那么可爱,一种有别于外域绘画的特殊的美,给人以心灵上的享受。”

他说,成都画家的作品中往往透着外域绘画难得的温润和灵秀,什么原因?成都画派特别讲究用水。中国画讲究笔法、墨法、水法,很多画家只研究笔,不研究水,成都画家对水的研究是有特殊贡献的,所以,他们能够做到所谓真正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是成都画派一大特点。“成都画家在全国不管走到哪儿,不看他们作品的落款就知道是成都画家。为什么?水用得好。这也是成都山水的滋润,水能产生生命,更能产生无穷的变化,水也滋养出了成都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