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六:

发布日期:2014-08-23

关于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虽然也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被囿于传统文化、传统笔墨语言的规范之内,其个体面貌之间的差异是很有限的。

从范宽博大浑厚的《溪山行旅图》到倪云林意笔草草的《渔庄秋霁图》,在情感上仍然是追寻着自然中的某种境界,在图像上仍然摆脱不了自然中山水形态的制约;西方的传统艺术同样如此,也是绑定在他们的传统理念及技法之内。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到安格尔的《泉》,在审美理念上,依然遵循着西方艺术的古典法则,在造型上仍然严格把控着人物形状的准确性。这是东西方传统艺术的总体特征。

艺术语言的个性化是现代艺术存在的基本前提。但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并不意味着表面化的随心所欲、胡乱涂鸦,它虽然强调个体语言的独特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但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每个个体语言要达到风格明确,自我完备,一个艺术家就是一个艺术世界。一个现代型的中国画家要真正实现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就要解决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的五个方面的问题:1.立足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使中国画承担应有的社会功能。2.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中国画具有自身的独特文化价值,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基因的现代艺术。3.合理吸收包括西方现代艺术在内的其他民族艺术的有益成分,才能使现代中国画与世界各民族沟通,成为世界艺术的一部分。4.要内含符合时代的新的艺术思想,使中国画具有现代意义而获得新的生命。5.变革传统的审美价值及标准,创造中国画新的艺术价值及构建新标准,与时代同步。在努力实现这五个方面有机统一的前提下,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文化品质和自己语言特点的中国画现代之路,才能体现出艺术语言个性化的意义,否则只能是过眼云烟。

从西方现代艺术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西方现代艺术家可以恣意地在他们的文化跑道上展现着各种惊险动作,作出各自极致性的创造。虽然在初始阶段常常备受嘲讽和打击,但他们的艺术与自己的生活和传统有着天然的、内在的一致性,很快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作为文化跑道的延长被接受下来,并进入艺术史,我们才知道了塞尚、梵高、高更、毕加索、杜尚等这些名字。同样,中国的艺术家只有在中国文化的轨道上作出各不相同的极限的现代性创造,才能真正具有个性,才能做到真正的百花齐放,才是真正意义上地发展了中国画。

现代中国画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展示了蕴含着现代人文精神的、创新的、丰富的视觉图像,也是现代中国画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和最终成果。我们在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这些现代中国画大师的作品中,感受到个性化创造的成功和中国画的希望:林风眠用强烈主观性的浓墨重彩抒写了一首沉郁优美的东方式的抒情诗;徐悲鸿用科学严谨的画风刻画了中国人特定时期,具有悲情色彩的精神世界;吴冠中把点、线、面这些绘画元素作了极致性的发挥,将中国画带向了一个更为自由的境地。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之间没有替代性,达到了自我完备的艺术世界,真正地实现了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创造。

独家授权《艺+周刊》刊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