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

发布日期:2014-08-21

甘肃新闻网兰州8月21日电 题: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

  作者 南如卓玛 冯志军

  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

  这是甘肃通渭农村常见之事,所以当地也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

  通渭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今年41岁的张永宏,是通渭县平襄镇蒋川村农民。农闲之余,耳濡目染当地的“书画热情”,从小习作山水风景画,如今已是通渭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

  8月19日晚,通渭县城广场,张永宏泼墨作画。来往的老人小孩驻足观赏,也见有人掏出二三百元(人民币,下同),买走一幅。

  “现在,种地还是主要的。因为干旱,刚够解决温饱。所以,一边打工一边学画。种庄稼的时候就回来,闲的时候就画画打工。”张永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妻子负责装裱,最好的时候,月收入能上两三万元,“生活才是作画最大的灵感来源。”

  张永宏说,通渭县的每个村,都有很多农民书画家。他认为,这是源于当地浓厚的书画爱好氛围。

  通渭人喜欢写字画画,也有更多的人收藏字画。当地人爱字惜画的例子有许多,在当地农村,不识字者,家里中堂字画不可缺;小老板,家里墙壁全挂画,“收进来就不想卖了,就是因为喜欢。”在通渭,喜欢一幅字画,有些村民甚至把家里的牛卖了,都要收藏。

  除了熟人之间的馈赠,或是以物易物,字画的马路市场也随之兴起。虽然三五元,就可以在那里买一幅字,但那满足了当地低收入者的需求。马路市场的交易中,一般多以家庭为伴看字画买字画,当地人也称其为“赶集”。

  通渭的书画爱好者与外界的交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用书信的方式与业内人士交流心得,互赠作品。后来,字画开始交易时,他们就用农家特产土豆交换业界大家的作品。

  随着书画成为商品,通渭县遍及城乡开办了一些画廊,目前,登记在册的书画收藏经营机构已有400多家。

  据当地官方统计,通渭现有活跃的书画爱好者1万多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5人,全县民间书画收藏品总量达到150万件。

  8月中旬,通渭县举行了第四届书画艺术节。来自全国40多位知名书画家来这里进行书画交流,举办中国书画名家精品特邀展和现场笔会。

  “通渭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很强的书画鉴赏力,且对书画的热情令人感动。”来自西安的书法家王怀受邀参展。他说,现场交易当日,有农民、电焊工、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本地人前来交流,甚至有人在他的摊前帮忙一整天。

  “书画,通渭人爱得狂热,这是通渭县形象的象征。”中共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前,大家仅是觉得这种爱好“不是坏事,名声好!”直到2011年,当地官方才将书画确定为文化产业加以重视。

  “从通渭的实际看,干旱等县情决定了不能引进化工企业,借助书画,走文化特色发展之路是通渭的选择。”令续鹏这样解释通渭县的相关决策。

  眼下,一个占地3000亩、总投资43.6亿元的书画产业发展平台已在通渭付诸实施,该项目包括书画艺术交流中心、悦心画廊、西部书画艺术培训学校等。

  虽然,目前书画的交易额不能准确进行统计。但是,据当地最保守的估计,2013年,通渭县字画交易额超过1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