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书法家的“丝绸之路”

发布日期:2014-06-2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013年春,刘正成在嘉峪关创作《关河梦断榜书大草五屏》。

刘正成在考察碑文。


刘正成拍摄的汉简。

   她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有着非凡贡献的古老商路。

  是她,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欧亚大陆,万水千山一线穿。

  是她,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会贯通。是她,把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的以丝绸和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在世界人民间架起友谊彩虹。

   她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

   新闻背景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大运河以及“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 遗 产 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7个。

  从2012年11月10日开始,《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刘正成,历时半年多,踏上了“陇上鸿泥”采风旅程,他跨越了数十个县、市,足迹遍布了丝绸之路必经地——甘肃的山山水水。

  丝绸之路存在的千年时间里,流通的不仅有丝绸、瓷器、漆器、茶叶、金钱,纸张,同时还有文字。刘正成曾用数年考察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汉简及古碑,以此来研究中国汉字演变和发展,其中甘肃是他呆过时间最长的地方。

  刘正成说:“中国曾长期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西方人要到中国来,都必须途经甘肃的这条“丝绸之路”,它比今天的马六甲海峡重要得多。”他还认为,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书法资料,赋予了中国当代书法重要的风格特征,中国书法的现状,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和借鉴。

   “陇上鸿泥”致敬丝绸之路

  今年68岁的刘正成是学者型书法家,他集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编辑出版、书法组织活动于一身。去年8月16日,“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在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刘正成于陇上采风所作的精品82件,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天水、陇南伏羲与儒家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域包括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通渭等地;第二单元:河西、敦煌汉简写经与佛教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域包括敦煌、嘉峪关、酒泉、瓜州、张掖、武威等地;第三单元:平凉、陇东黄帝与道教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域包括平凉、泾川、灵台、庆阳等地。

  甘肃东西狭长达1600公里,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从2012年11月10日开始,刘正成踏上了“陇上鸿泥”采风旅程,他的足迹遍布了丝绸之路必经地甘肃的山山水水。这次采风,就是他对甘肃地域人文环境的人生感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诗意表达,同时也是对丝绸之路文明的一次致敬。

    《西夏碑》寻踪失落的文明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节点。西夏王朝为经营丝绸之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西夏不仅积极利用前代遗留下来的丝绸古道,还开辟新丝路,通辽“直路”的突出意义表现在把东西向的河西路与居延路连接在一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刘正成的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最早始于研究甘肃张掖的《西夏碑》。张掖乃古丝绸之路重镇,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在此处设郡,就是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西夏崇宗李乾顺于天祐民安五年(1049)所立,有两面刻文,一面为近2000字的西夏文字,另一面为汉文楷字。碑石现存张掖大佛寺内。刘正成说:“西夏文,通过汉字部首创造的一种文字,延续使用了两三百年时间。后来虽已失传,但却是我们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史中间一个重要的内容。”

  他回忆道:“1995年,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学者座谈会,会上,季羡林先生建议,必须编撰一本少数民族书法卷。他说我们中国是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我们要有多民族文化遗产的观念。《西夏碑》是海内仅存的西夏文字碑。刚才我们看了泾川八思巴文的碑,八思巴文碑北京还有很多,而《西夏碑》这样完整的碑就这一个,藏在张掖的大佛寺里边,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刘正成说:“西夏文字第一次让我受到强烈刺激是我在大英图书馆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当时,吴芳思博士带我行走在大英图书馆地下书库时,她偶然给我看了所藏的西夏文残片。这是斯坦因从敦煌带回去的。你看这些残片都很破碎,斯坦因都一一编了号的,这都是很重要的国宝!而我们还有整块的《西夏碑》,难道不足以称国宝中的国宝吗?”

  十年前,刘正成曾为张掖大佛寺写了一个对联,现在还挂在正殿那里,联曰:“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善果;视之为,呼之则,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

汉简为“破体书”正名

  刘正成认为,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中孕育了悠久的古代文明,它拥有一个完整的历史坐标,其文化渊源都有一代一代传承,这个历史是持续和悠久的,不是空想瞎想出来的。“丝绸之路经过了中国史前文明的发源地,六七千年以前广为流传的伏羲、黄帝、女娲等神话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商周以后,中华文明从丝绸之路逐渐向中原地区南移,可以这样说,你把丝绸之路古代文明历史搞清楚以后,就把中国古代文明史基本上搞请楚了。”

  刘正成还有个大胆的结论,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大量书法资料,它们赋予了当代书法断代史特征。“明清以前,我们有科举,所有考试卷子用笔写出来的,有一个十分严格的要求:只许恭楷,不许有一笔破体。也就是说,你写楷书,每一笔必须是楷书。你不能有一笔是行书,更不能用草书,也不能一点一画有隶书。如果有一个卷子有一两个字破体了,这个卷子就作废了。当年,破体书是贬义词,正因近百年来,丝绸之路上出土了不少甘肃汉简、敦煌遗书以及写经,它们很多都是破体书,这跟殷商甲骨文一样,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书体变化资料,让脱离了实用的书法艺术获得历史上最为丰富的创作资源。”

  刘正成认为,“破体”的特点最早是从丝绸之路出土的汉简里来,那是汉代五百年的“隶变”时代,“我们汉简是这样篆、隶、草、楷兼容并写的,丝绸之路书法出土的资料,赋予了中国当代书法创作的最重要的风格特征。如果谈到中国书法的现状,我们可以说,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丝绸之路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帆 摄影 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