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限 艺海无涯

发布日期:2014-05-16

  56岁的张铜彦,平易质朴,他作为当下主流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今书法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书法家。做人、处世、追求艺术,以一贯之浩然正气。以前曾就他的书法做过采访报道,最近一个春风扑面的日子,张铜彦再次接受记者的采访。

  张铜彦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能写多种书体,尤擅隶书、行楷书。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第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情境书法大展”等,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赛的评委,多次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授课,多次应邀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中国书法进万家”、“书画频道进万家”活动。其艺术成就分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大典·中国书协理事卷》、《共和国书法大系》。2008年隶书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榜书大展”一等奖。巨幅隶书作品《苏轼词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情境书法大展”隶书对联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隶书作品被中央档案馆收藏。

  张铜彦书法工作室,也就是他的书斋静心斋。因为堆放了不少宣纸和墨汁,一进屋,一股翰墨馨香迎面扑来。工作室取名静心斋,在当今这个比较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以“静心”做书斋名,仿佛是他在向世人展示其在治学从艺、为人处世方面的一种健康心态和务实作风。严谨、认真是张铜彦为人处事的一贯态度,这与他长期在部队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在静心斋进门的左侧,墙上张挂着一幅装帧精致的颜体行楷七言对联:“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像是主人的一种激励和体悟:读书读得多了,知识就会像把丘壑藏进沧海一样藏进肚子里,那你下笔写作的话,一下子就能写出深刻的文章,就能下笔成文。读书写文章如此,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是这个道理,书法也照样不例外。

  张铜彦刻苦研习古人书法,赵孟頫的《妙严寺》、《胆巴碑》等行楷和行书千字文等的结体、笔法,颜真卿《勤礼碑》、《自书告身》的笔法和特征,都是他反复临摹和钻研的,在充分汲取古法营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行楷“混血儿”的特征,既有赵松雪行楷的秀美灵动,又有颜鲁公楷书的厚重端庄,与其整体书风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广受各界好评。张铜彦明白一个道理,艺术和人生一样,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往往舍弃八九,留取一二,最后经年累月,水到渠成。

  张铜彦学书走的是一条先广涉博取,继而逐步专精的路子。他从“八宝粥”的制作方法中得到启示,撰写文章进行论述,他认为学书法不能急于求成,要像做“八宝粥”那样,用慢火长时间烧煮才能色香味美。所以,40多年来他坚持摹碑临帖,寒暑不辍,凡正草隶篆行诸体、多风格经典碑帖均有涉猎,如各种魏碑墓志,王羲之、郑道昭、颜真卿、赵孟頫、吴昌硕、伊秉绶、王蘧常等名家大师的各种传世碑帖不下百余种。难怪书法名家张旭光曾撰文评价张铜彦:“……他创造了我所认识的书法家中临帖最多的记录,而且每种书体都写得十分到位……”其实,在临帖的同时,他更注重读帖,并在其《书法创作从“读”开始》一文中指出:“临帖和读帖都很重要,各有各的作用,谁也代替不了谁。而读帖是临帖和创作之前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近十年来,他积累下来的读书、读帖和临帖笔记多达二三十本,真正属于苦学派。张铜彦写得多而熟的是他的颜楷、魏楷、隶书和行楷。他结合书法界和社会各界对其作品的评价,意识到书家作品定位的重要性,便最终选定隶书和行楷作为他的主攻书体,魏楷等书体作为保留和辅助,已见成效。他选择主攻清人伊秉绶的隶书,并已形成一种带有篆籀意趣和行书笔意的伊体隶书,可以说,张铜彦已经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把伊体隶法横向拓展,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端庄、厚重、古拙、大气的隶书风貌。在他工作室画案背面墙上所挂的那件六尺隶书横幅“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伊秉绶为构架,旁参《张迁碑》和《郑文公碑》笔意,大气磅礴,古拙凝重,堪称力作。

  近年来,他在主打伊体隶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行楷的学习与研究,并在继承赵孟頫行楷书的基础上,开始尝试从书体上进行创作转型。他喜欢颜真卿的醇厚,赵孟頫的灵巧,便试图将两者糅合,嫁接成一种“混血儿”,生成一种别样的颜体行楷。他说,这种行楷既雅俗共赏,独立成体,又可作为其隶书创作的款书,二者优势互补,两全其美。明人董其昌在其学书“顿悟”中提出了“熟后生”的书法理论,这是书法大胆求变求新的转折点。故“由熟到生”是书法审美、书法创作中的超越和升华,应该说是书学的最高境界。如何实现其书体的转型和书风的创新,其实背后就是“由熟到生”的一个转换过程。张铜彦深谙此理。

  2012年3月,中国外交部一会议室需要2幅名家的大型书法作品作为背景,他被中国书协选定创作了其中的一幅命题内容为:“忠诚、使命、奉献”的八尺扇面隶书作品。中宣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领导出访,多次选定他的书法作品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他因擅长隶书、行楷书,且十分适合榜书创作和招牌匾额书体。其艺术成就分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法大典·中国书协理事卷》、《共和国书法大系》等。出版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专辑系列·张铜彦作品集》、《中国友联画院美术书法精品汇编·张铜彦卷》。朋友如有需要向他索要墨宝,他总是慷慨相送,朋友不好意思,他总是说,情谊无价。他还给记者讲述一个阿拉伯的传说——或问:金钱好还是知识好?远古的阿拉伯学者说:“金钱的仇人多,知识的朋友多。”

  张铜彦作为一位好学不止、勤奋有加、坦率真诚的艺术家,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工作之余,挥毫临创;在临创之余,读书写作;数十年来,乐此不疲。尤其在书法创作时,他常喜欢写一些自撰内容的诗联作品,如“康乐里修身养性,静心斋戏墨怡情”、“弃官志书无怨无悔,挥毫从艺有味有滋”、“从艺追求雅俗共赏,为人恪守谦和朴诚”,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原创联语,实则内涵深邃、耐人寻味。其实,这正是他书艺人生的真实写照。

  人生有限,艺海无涯。张铜彦继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着。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 唐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