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六周年郑柏桥战地书画摄影全国巡展开幕

发布日期:2014-05-12

  2014年5月6日,战地书画家郑柏桥“汶川地震六周年公益书画摄影展”在河南省新乡市拉开惟幕。此次展出为汶川地震发生后,郑柏桥自愿前往灾区参与救灾,以志愿者的脊背做桌案,在灾区现场泼墨作画,鼓舞群众战胜灾难的书画摄影作品150余幅。恩师书法泰斗张瑞龄先生赞扬爱徒郑柏桥的救灾壮举,亲自为《战地书画》全国巡展题词泼墨:“抗震救灾众志成诚,战地书画血墨交融,脊背作案肝胆心声,天地为鉴百代垂青!”



  在汶川“5.12”地震六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国民的防灾抗灾意识,展现国人在重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品德,由新乡市卫滨区宣传部,卫滨区文化馆,河南天德元银业有限公司特别邀请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郑柏桥老师,在郑柏桥家乡新乡市首度震撼亮相,此次也为“战地书画摄影全国巡回展”第一站,以后将陆续在全国各地进行实地巡展。



  这些书画摄影作品,产生在地震的废墟里,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仅存的战地书画史卷,每幅作品都经历了余震的震颤和滑坡滚动的侵扰,同时也经历了血泪、哀啼、坚强、大爱的洗礼,留住了最真实的历史时刻。每幅书画摄影作品都伴随着死亡、危险、剧痛、每幅字画上都签满了前线勇敢者的名字,也留下了遇难者家属、解放军战士、志愿者、港台同胞、国际媒体记者、白衣天使、消防战士、失去学生的教师及幸存学生的心声。凝目每幅字画上的留言,可以使我们直接感受到“5.12”大地震那一刻灾区人民临危状态,惨痛感觉,逃生欲望,逃生技巧和生死关头的应变行为。这些字画,在通讯中断,紧张无助弥漫的时刻,向灾区人民送去了关怀,传播了全国人民及海外炎黄子孙共扛灾难的大团结精神,使困境里的灾民精神大振。这些书画摄影作品,肩负着一种历史使命,不但是人们防灾防患教育工程的活教材,更是社会道德教育工程和爱国主义教育工程的活史料。希望人们通过观看这些书画摄影作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郑柏桥家风尚武,侠气干云。自幼除承袭祖上武功外,又酷爱书画与文学。书法之初,除继承家学外又临摹四大家楷书与碑贴,字功扎实而遒劲,取势行笔力求动态,继传统而有创新。21岁完成4.6万字长篇古体叙事诗《血泪萍》,锤就了深厚的文学功底。2008年拜北京书画泰斗张瑞龄先生为师于普救寺,潜心砺练,径入蔗境。笔功娴熟,技艺全面.因与清代郑板桥有姓族渊源,人送绰号“小板桥”。张瑞龄大师亲为署名郑柏桥,画坛巨匠高士尊先生曾在其”竹风图”画幅上亲自点评留墨:笔力透木,古韵飘香。2008年5月14日亲赴汶川重灾区映秀、都江堰抗震救灾18天,抢险于重灾区的最前线。为鼓舞受伤灾民战胜天灾的坚强意志,用血泪创作悲壮书画数百幅,写下了《国殇悲风》80篇。几乎是用生命换来了弥足珍贵的《战地书画》百余幅,《战地摄影》十三盘。成为我国救灾史上唯一泼墨呐喊在救灾最前线的战地书画家,为书画界嬴得了爱国、爱党、爱民族的高标荣誉。



  在画展现场,本次义展的倡议者和主办方天德元银业有限公司闫磊总经理也道出了办展的初衷:他在郑老师的家里无意间看到了画卷,震撼之余深受感动也颇感启发,希望通过本次画展普及防灾知识,不仅在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传播人间大爱,优秀的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同时也将天德元银业诚信、创新、自信、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和承天德惠泽,行厚德致远的信念传达给父老乡亲。倡议主办这次画展,是天德元银业心向大众,致力公益,让爱延续,让爱传承。



  据了解,此次全国战地书画展第一站在新乡义展为期一周,当地大批中小学师生及民众前往现场进行了参观和学习,此后将在全国各地不定期继续巡展,全力打造一部爱国教育、防灾教育、道德教育的活教材。



[责任编辑:陈湛]

来源:21CN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