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为规 人生为矩

发布日期:2014-05-11

    ——关于书法的感悟

    李明阳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1日 12 版)

白居易《暮江吟》(行书)

    李明阳

    当初学书法主要源于父母的教导。少时,父亲就命我习帖,他认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为教我写好字,父亲打过我,也撕过我的本子,当时我很是不满,也根本理解不了他的苦心。母亲很注意教育方式,我刚会写字时,她就把家里最看重、最神圣的写春联任务交给了我,而且总是夸我写得好,使我很受鼓舞。

    家乡小镇的春联是我看到的最早的“书法展”。大年三十下午,大街小巷收拾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关起门来开始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叙家常。这时你走在街上,映入眼帘的便是家家户户门上贴的新春联。红通通的春联,在门上方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流光溢彩,喜庆而安详。农村春联的内容并不深奥,大都写如“人勤春早”“人寿年丰”之类的吉祥话,表达着老百姓最朴素也最执著的愿望。儿时这种对春联的感受,也促进了我对书法的喜爱。

    时至今日,掐指算来,我断断续续也写了几十年的字了。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漫长的书法实践中,我不断思考着书法艺术,及老之将至才对书法有一些零星的感悟。

    无规矩不成方圆,书法也要讲规矩,师承便必不可少。许多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方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构成传统文化的精髓。故而后人进行书法学习要习帖,且要习名帖。虽然习帖是件苦差事,但不可逾越,唯有用苦功夫方能打下厚基础,也才能真正掌握书写的法则。当然,习帖还要学会“寻门而入,破门而出”,走进去方得规矩,走得出方能造化。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自现方圆”,同样的内容,出自不同书家之手便异彩纷呈,因此,书法又是崇尚个性与创造的。“行成于思,毁于随”,师承只为书法立规,书写者的人生体悟与文化修养则为书法确立气度与个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的悲欢离合,看似与书法无关,其实亦莫能外。人生的曲折坎坷就人生而言是不幸的,但得失相当,祸福相随,就书法而言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如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一幅书法作品满溢人生的沧桑感或体现出孤高淡远的风格,相信作者一定有相应的人生感悟。当然风格也可以模仿,但模仿的作品与发乎于心的创作一定有不一样的气质。因此,书法又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就字学字是技术而非艺术,文化润育出的书法才有文化品位。这就要求习书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欣赏文学、戏剧、舞蹈等,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这些文化体悟融入书写中,这样书法才有书卷气。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孔子是把艺与志向、品德等融为一体的。书法是六艺之一,也需要立足于高尚的道德。明项穆《书法雅言》曰:“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书法是人品、性情的体现,可见人品之于书品的重要性。书法家重修身养性,独善其身,才能在书法创作上实现自我超越。

    中庸之道本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书法艺术中,有若干相反且相成的矛盾组合,诸如方圆、缓急、干湿、疏密、文质、刚柔等。这些矛盾元素的两端之间莫不有一定的最佳平衡点,这就是“中”。当然,“中”并不是死板的,而是随着具体情况变化的。中庸之道在书法创作中体现为正奇相生、虚实相宜、参差互济、顾盼生姿、进退有序。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书谱》里所言:“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懂得中庸之道,才能从哲学层面上认识书法,在书法实践和欣赏中便能达到新的境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千世界中的奇峰异石、枯藤老树、长河落日、晓风残月,乃至潮涨潮落、云卷云舒,无不给人以启迪。从根本上而言,书法也应师法自然。师法自然之道,书法便有了源头活水,便可生生不息。因此,真正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阔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都可以通过书法家或急或缓、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开或合的蕴涵感情意趣的线条,通过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艺术形式的创造,把明快、凝重、质朴、凄美的诗意传递与人。

    习书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它能表达情感,也能净化心灵。我多在晚间习书。晚间习书自有晚间的好处。夜深人静之时,窗外或明月高悬,或细雨潇潇,室内飘着淡淡的茶香、纸香、墨香,偶尔传来哪家婴儿梦中的啼哭,宁静而温馨。内心因写书少了喧嚣和浮躁,书法也因内心的宁静多了些书卷气。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