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其字

发布日期:2014-04-12

清代学者刘熙载曾对书法做出总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在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被问及用笔之法,他的回答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意思就是,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如果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宋代苏轼更是说: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写得好算不上书法家。凡是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德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

王羲之

写字 “飘若浮云,蛟若惊龙”

做人 以才名世,不重名利

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不久前访问中国,在北京看到中学生正在上书法课,她也饶有兴趣地拿起毛笔,学习如何握笔、运笔,并在现场一笔一画临摹汉字“永”。

米歇尔估计还不知道,在中国书法中,“永”地位特殊。这个字和书圣王羲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我们看《兰亭序》,第一个字便是“永”。据说王羲之花费数年专门练习“永”。一个“永”字,包含了横、竖、撇、捺、点等汉字基本笔法,可以说是书法的入门字。

王羲之的书法在后世备受推崇,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评价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蛟若惊龙”“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李世民太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了,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虞世南临摹的《兰亭序》各有千秋,但王羲之真迹却被唐太宗作为陪葬品放进陵墓,之后再也没人看见过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不过是摹本而已,但也已经非常珍贵了。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除了书品之外,其实也很敬佩他的人品。王羲之这个人,有着魏晋名士特有的清傲,他学别人书法绝不模仿、照搬,而是推陈出新,将书法推到新的境地。他自己特别想归隐山林,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毫不推脱,他从参军、长史,到将军、刺史,做事都兢兢业业。王羲之在担任会稽郡守时,正值当地遭受旱灾,他就开仓救济百姓,并上书说服政府给百姓减免赋役。他也疾恶如仇,表现差的官员,他甚至建议关进囚车,对贪官污吏更是认为应该杀掉。因为看不惯自己瞧不起的人做了大官,他干脆辞官,从此寄情山水,醉心书法世界,为后人留下了空前绝后的书法艺术瑰宝。

今天去看《兰亭序》,依然能感受到王羲之这种无为清静、超然物外的风范。以才名世,为官清廉,襟怀虚灵、不重名利。反应在他的书法上便是一种淡雅、超逸、无拘无束,自然又旷达的飘逸书风,清新而典雅的艺术境界,书品与人品的异质同构,艺美与时风的相映同辉,表现了晋人精神解放的自由之美。

颜真卿

写字 方严正大、朴拙雄浑

做人 “忠臣烈士,道德君子”

今天书法的颜体,就是特指颜真卿所创的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书法,这种书法风格,一如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在中国书法历史上,颜真卿是王羲之后,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书法家。

颜真卿的祖上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他的《颜氏家训》就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为告诫子孙而写成。这种家学渊源,也让颜真卿的书法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气度,无论是谁看见这样的书法,都毫不怀疑,写就这书法的人,一定是一个正直的君子,的确,颜真卿就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颜真卿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宝年间,安禄山谋反,一介书生颜真卿在国家危难时表现出惊人的军事才华,他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20万,横扫燕赵。因为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唐德宗时,恰逢李希烈叛乱,此人反复无常、凶狠残暴,皇帝想派一位有声望的大臣去劝降,最后敲定的人就是颜真卿,其实这时候颜真卿已经退居二线,完全可以以年老体衰为由推辞,而且大家都知道,让颜真卿去劝降完全是朝中奸臣挑唆。

但是,颜真卿接下这个使命,这个70多岁的老人只带了一个家童,无所畏惧地向李希烈驻地进发。果然,李希烈不听颜真卿劝说,反而将其软禁。后来,李希烈称帝,转过来劝颜真卿投降当他的宰相,结果遭到颜真卿斥骂。为了逼降,李希烈又派部将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足了油,威胁他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烧!”结果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火里跳去,吓得叛军赶紧拦住。后来,李希烈又想了一些办法,但始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恼怒之下终于派人将其缢杀。

半年后,李希烈被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护送回京,唐德宗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

赵熙

写字 融合变化、秀逸挺拔

做人 刚直不阿,“士林之鹤”

说到赵熙,可能很多成都人都不知道,但人民公园里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大家不会不知道吧?上面就有赵熙的书法。

赵熙是清末民初四川籍的知名人物,中国近现代众多寻求救国之道的才俊英杰不乏出自赵熙门下,比如梁启超、吴玉章、郭沫若、周善培、余中英、向楚等等。赵熙书法,于宋元之前的书法大家几乎都有涉及,且他每学一家都能融合变化,写出自家新意。

赵熙是光绪年的进士,也是四川的大儒,但他的思想并不守旧,在清政府任职时就以刚直不阿著称,被称为“士林之鹤”,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功中,被推为京官川南代表,专招奏转请严惩赵尔丰,以谢川人。

赵熙的书法,秀逸挺拔,这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在辛亥革命之后,赵熙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救国浪潮之中,他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只可惜当时战乱连连,才华无法施展,只得寄情于山水之间。赵熙回到老家荣县之后,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他当官的时候两袖清风,没想到回家靠书画却赚了不少家产。在家乡,赵熙被视为圣贤,当年军阀打仗,双方都商定交火的时候要远离荣县东门,免得惊了住在那里的赵熙。

谢无量

写字 随性而起,毫无拘束

做人 时代风云,返璞归真

谢无量是一个从四川走出去的风云人物,他与邵力子、黄炎培是上海南洋公学的同学,并得到蔡元培赏识,后又结识章太炎、邹容、章士钊等人。1917年1月孙中山召见,经常与他讨论施政问题,后留他任国民党大本营秘书、参议。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全国第二届政协会议,得到毛泽东接见,之后又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谢无量是一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被称为“孩儿体”,这和他返璞归真的性情倒真的很相近。

其实,谢无量的书法,也曾引起一些争议,他这种随性而起,毫无拘束的书法,被一些人认为是缺乏传统功力。其实并非如此,谢无量的子女曾回忆说,每天一大早,父亲起身第一件事就是练字,“院子里有一方大平石,约有桌面大小,下面有脚。他先在石上用笔蘸清水写,说这是练手劲和笔法”。有时,他还让孩子们帮他磨墨牵纸,并传授书法要领,“写字应该笔对鼻梁,大拇指和食指执笔时要能放一杯水压在两指上,写时水不溢出才算合格。还要求手腕不紧靠桌面,这样笔画才有力,字才舒展。”他还要孩子熟记每个字的笔画,如怎样提笔,怎样顿笔,怎样运锋,怎样勾勒……

有深厚的基础,又有自己的创新,谢无量是书法界中的革新派。他的字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决不是有意为之。于右任对他的书法亦甚为称赞,他的诗古雅含蓄,声情并茂,有感而发,寓意深远,亦独具风范。

李叔同

写字 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做人 绚丽至极后归于平淡

1942年的10月10日下午,李叔同在福建泉州温陵的晚晴室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作为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书法,4天之后,他安详去世。李叔同是一个书法家,又是音乐家、美术家、戏剧家,他后来剃度为僧,可以说,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李叔同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他的字,朴拙圆满,浑若天成。这也正是他一生从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写照。

丰子恺曾这样说他的老师李叔同,“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家为天津当地富贾大户,李叔同幼年即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读经史子集和其他杂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李叔同闲时养鸟品茗、刻石治印,出入梨园、广交名角,不时还游走于青楼瓦舍,吟风弄月。李叔同早期的书法,有灵动之气,也有求索锋芒。

而到了晚期,李叔同的书法藏锋敛神,骨肉由饱满而成瘦硬,笔触由温婉而为挺秀,洗净铅华不事修饰,不求意态趣味,唯有拙朴自然,镇定从容。如果说书法是人格修养的表现,那么此时的李叔同早已远离了当年的翩翩风流公子。据说,李叔同每次吃完稀饭,都要用舌头将碗舔得干干净净,表示爱惜五谷。他生活中戒绝一切奢靡。在漳州小住时,生活俭朴,用具简陋,床是用两扇木板搭成的。随身行李极为简单,仅有一件单薄棉被,一床粘补破洞的旧蚊帐,一柄破布伞和一叠经书。在写字时,他总是站着亲自磨墨,写多少磨多少,从不浪费。

启功

写字 韵律优美、意境深远

做人 经历波折,心态极好

中国现当代的学者当中,不乏书法名家,比如启功、任继愈等,尤其是启功,他的书法有着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有一种清丽脱俗的潇洒,这与启功宽容大度、豁达幽默的处世态度有关。

对于书法,启功曾对画家刘宗汉说,他的字没有“芯儿”。对此,刘宗汉的理解是,这“阐明了结体与行气的关系,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书法研究的一大贡献。”启功“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习惯上是“二王的用笔,欧柳的结体”,最后自成“启体”,书界评其为“外柔内刚、自然洒脱、清隽儒雅而妩媚华美”。

求启功写字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容易心软,一般不忍拒绝。有次去山东开会,临行前,他对随行的人说:“咱们到了那儿,光写字不开会不行,光开会不写字人家也不会饶过咱们。怎么办呢?咱俩提前三天走,到那儿提前把字写出来。谁求字,你登记一下,到时候一落款,齐活儿。这样开会、写字两不误。登记时,你掌握两条,一是求字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服务员、办事员,只要张嘴,咱们就送;其二,属于领导干部的必需本人亲自来要,秘书、办公室主任或其他人代求的一律不给。这样做不是有什么目的,咱们是避嫌。避行贿之嫌,避拍马之嫌。”那三天,启功就写了130多幅字。

启功一生经历太多波折,心态也极好,不管别人把自己捧得多高,自己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平民。喜欢启功书法的人很多,也出现了很多冒牌货,他有一次在北京潘家园,看到门口店铺挂着署有他名号的书法作品,但没有一件是他亲手所写,启功不恼只是笑:“写得都比我好。”他的助手曾问他:“经历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这么乐观?”启功答道:“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选笔

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

尖,指笔锋要尖,才能写出细劲的点画及运笔变化;

齐,指笔毫铺展开时是齐平的,且毛色比较均匀整齐,保证笔画轻重匀称;

圆,指毛笔蓄满墨时的外型成圆锥形,感觉圆而饱满,体现的是毛笔的贮墨能力,贮墨足时,笔画饱满有力,能避免不当的飞白;

健,指笔锋的弹性,弹性好才能让笔能自如表现。

选墨

墨锭、墨汁均可,从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开始练习时使用墨汁。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悬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这个是必要项,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有腐败菌落积累,长期使用对毛笔有损害),滞笔时可加酒精。

值得推荐的有:曹素功墨汁,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

选纸

从制作工艺上来讲,宣纸分两种,一种叫生宣,制作过程未经明矾加工,吸水性强,能化墨;一种叫熟宣,加明矾制成,质地硬,相对难化墨。

通常而言,写字用生宣。行笔运笔的每一个细节,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会成倍放大。每一处犹豫不决,行笔怯懦,顿挫不清,偏锋运笔,敷衍了事,都会在这张纸上表露无遗。因此能够清楚暴露书写者运笔过程的不足。

选砚

用墨汁的朋友,请不要买砚台了,买个酱油碟子就够用了。真的,欧体字在国内顶尖的田英章老师,条件有限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个小碗来装墨水的。

墨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锭,书画调色。传统认为,以坚硬而滑润的石材制成的墨砚为佳。对墨砚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细腻,不失水。听说好墨配好砚,磨出来的墨水分外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