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村:以古井得名 因书画扬名

发布日期:2014-04-10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龙井村因此古井而得名。古井已被保护起来。


    龙光书画院成为小村的一张名片。

  走读深港

  文/图 记者刘畅、陈振华

  它叫龙井村,在南山区塘朗山郊野公园山脚下,因村口的一口古井,得名“龙井”。

  百年龙井村面积不大,约20万平方米,至今村民约400人,全村外来人口约1.3万人。龙井村小而精,鲜有横空密布的乱拉管线,却有份翰墨书香—深圳首家民办非企社区公益书画院“龙光书画院”扎根于此,目前该院签约特聘书画家有中国美协、书协会员逾百人,还联系着一大批以诗书画印、摄影等贤达人士默默提供着公益文化服务。

  本期“走读深港”,我们带您走入龙井村,一起找寻答案。

  问古:古井封存

  青年原村民仅十几人

  “这口井现在村民把它保护起来了,井里还有活水,此前村民还用井水洗衣。”王敏,龙井社区警务室警长,驻点龙井村多年,有“龙井通”之称。他指着村口一株大树下的一圈矮墙说道。顺着手势,记者看到,如今的古井被瓷砖包得严严实实,井口被一方形玻璃盖住,外砌一圈矮墙,八边形的结构,像太极八卦。

  沿古井旁小路迎坡而上,穿行龙井村中,记者明显感觉到村里巷道整洁宽敞。据王敏介绍,龙井村是个杂姓村,以郑、冯、曾姓居多。“1992年随农村城市化改革,村民"洗脚上田",成为股份公司股东,生活才好起来。”他说。

  王敏说,因为龙井村较小,规模达不到成立股份公司的要求,因此与邻村光前村组合成立的股份公司。“目前大的公司也会有分红,但很有限,主要靠各自村的二级部门盈利分红,目前龙井村280名股东,每年可分红5万元左右。”王敏介绍说,现在村里以30岁到40岁的村民居多, 17岁到25岁之间的年青村民,总共也就十几个,“非常少”。

  探新:“名家荟萃”书画院 国学大师为题名

  在古井的不远处,有一栋三层高的小楼,“龙光书画院”就在二楼。“有次村干部外出,有人问你哪儿的?龙井村的!哦,你们那有一个龙光书画院啊!”执行院长戴全向记者说起了有关书画院的真实故事。

  戴全,深圳知名的“五星级义工”,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多年前,这里的二楼还全是麻将室和网吧,戴全看到后便向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提议道,办个书画院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吧。没想,就这样“一拍即合”—2009年2月,“龙光文化馆”成立。

  2012年12月,“龙光书画院”作为民办非企业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功,成为深圳首家民办非企的社区公益书画院。由社会捐助支持的《龙光文化》公益刊物,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出版47期。国学大师冯其庸更为该院题词“龙光文化”。102岁高龄的本焕长老题写的“缘”字也端正地悬挂在书画院正厅墙上。社区公益书画院举办培训班,还走出龙井村,进入社区、学校、军营,成为一所流动的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