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米芾行书尺牍技法(11)

发布日期:2015-08-11

7.钩米芾行书钩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多变和具有个性。其中竖钩最为多见,以其形态区别,分为上挑、下拖、蟹爪数种。米芾《清和帖》第三行中的“何”字末笔承竖笔之势,转向左上提笔,完成钩法,圆活而流畅自然。第六行“悚”字右部长竖笔(见图一)因笔势与映带,以竖钩代竖,这种写法行草中多见。此笔行至竖笔末端须顿挫,稍向上提回锋,然后向左上挑出,出钩短促而有力,略呈鹅头状。第二行“序”字(见图二)同样是竖钩。此钩出锋向左,向水平线以下拖出,逐渐提笔。这种钩法与前面的钩形态不同,实际从隶书而来。王羲之《兰亭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于”字的钩法即是此类。比较上挑出钩而言,此钩更近古法。另有一种钩法也曾见于《兰亭序》,在米芾行书里也屡屡出现,即所谓“蟹爪钩”者。其法为竖行至结尾处,不急于出钩,先将笔锋左行少许,然后突然向左上挑起。此种钩法转折关节多,末端短促有力,如大闸蟹之脚,故名。如《张都大帖》末行“水”字(见图三)钩法即是,只是此字竖钩行笔纤巧,形态几似蚊脚。又如《临沂使君帖》第二行“欝”字(见图四),此字原帖虽有残缺,却钩法无损,是典型蟹爪钩法。但因此字的竖钩与末点连写,蟹爪形状不够独立。在其《蜀素帖》中,此种钩法比比皆是,不一一列举。可以说,米芾将此钩法大量运用,是米体书法的个性标志之一。

米芾行书的戈钩写法常常类似不出钩的捺笔,如《三吴诗帖》倒数第三行“幾”字。有些戈钩向右平拖而出,更近于捺法,如《箧中帖》第二行“氏”字。也有些戈钩相对规范,如《李太师帖》第二行“武”字,出钩轻提疾挑,奔赴末点。这里的出钩起到了戈笔与点之间的牵丝映带作用。

竖弯钩写法在米字里也有别裁,变化极丰。有的简化出钩,只写出竖弯者,如《叔晦帖》第五行“元”“记”即是。也有的轻起笔,圆转至收笔处回挫上挑出钩的处理,如《李太师帖》末字“也”(见图五)的钩法。同帖中的“尾”字与此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在竖弯钩的接近结尾处,笔路先向上,再略下压,而后起钩,有一波三折之态。《箧中帖》中“见”字(见图六)近于草法,竖弯钩仅作弧笔,似一弯新月,亦是一格。

横折钩在《乡石帖》中有两例:一是“力”(见图七),一是“用”(见图八)。“力”字横折为圆转,起驻较重,出钩平顺,整体笔法简约而圆活。“用”字为方折,竖笔长而且向右下侧弯曲,竖笔结尾处顺势顿挫,再向左上回锋,提笔。

8.转折

转折之笔,实为二事:一为圆转,一为方折。在楷书中以方折为多,在行书中常见圆转。其行笔流便,化方为圆,正是提高书写速度的需要。《值雨帖》末行“日”字(见图九)是化方为圆者,近似草法。“日”下的“也”字也是圆转。在这两字的写法中,转笔处不假停顿,放笔直书,真有“刷字”之感,体现了米芾的笔法特点。

至于方折,多见行笔舒缓处,且多为行楷笔意,有别于连绵草法。如《清和帖》第四行“召”字(见图十),其“口”部方折,顿挫出肩,近于楷法。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知道,在米氏行书中,用笔近楷法者多方,近草法者多圆。方圆互见,始能丰富。(11)

1号字画网行书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21-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