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米芾行书尺牍技法(9)

发布日期:2015-08-11

2.横

在米芾行书中,其横画往往呈左低右高之势,并与上、下笔的笔势相联。

         

如《竹前槐后诗帖》中第六行的“午”字(见图一),横画起笔仰承上笔的笔势,自右向左逆势入纸,然后转向铺毫右行,此即所谓“回锋转向”之法。行笔沉实稳健,收笔处稍有顿挫,即回锋向右上方挑起至竖笔的开始处。所谓笔笔相衔,行云流水,不可相互割裂。

较长的横笔往往起笔较重,中间行笔较疾,或上拱、或下凹,各得其所,不一而足。前者如《临沂使君帖》首行的“一”字(见图二),后者如《三吴诗帖》倒数第二行之“言”字首横(见图三)。

另有短横,轻起重收,如《三吴诗帖》第七行“天”字的首横(见图四)。亦有相反处理,重起轻收者,右侧往往上挑,行近提笔,如《张都大帖》第七行“上”字末笔(见图五)。

3.竖

一般来说,竖法大致可分两类:一是悬针,一是垂露。前者提笔出锋,不作顿挫;后者顿挫回锋,状如水滴。实际上,这仅是就收笔而言,其长短、曲直、起笔状态均未涉及。下面具体解析其笔法。

《苏太简参政帖》第二行“邳”字的末笔(见图六),起笔直取,中间加重,收笔略起,呈悬针状。在同一行中间的“代”字(见图七),“单人旁”的竖笔相对短促,同样是露锋入纸,但其收笔加重,然后向左上方略回锋,形成垂露。

《张季明帖》末行“非”字(见图八),左右两竖情态各异。左竖起笔由左上向右略按,然后转下行,收笔无明显顿挫,线条稍有弧度。右竖起笔动作较重,接近楷法。先以笔锋向右上略按,随即转向右下,借以铺开笔毫;然后调正笔锋,中锋直下并在线条中部略提笔;收笔略顿,回锋。线条起讫分明有力,中间略细,形如骨骼。

以上书写方法在米芾的行书中交相呈现,大同而小异,变化极多。(9)

1号字画网行书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21-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