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疏林远岫图》:拙中带秀柔中寓刚

发布日期:2014-02-03

    

    纵观历代画家,无不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美学理念、师学传承以及人生际遇等影响,而各具不同的审美取向和笔墨语汇。明末大画家董其昌,从绘画实践提升理论,以画学理论指导创作,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他以禅宗南北派比附山水画流派,系统提出“南北宗论”,把唐王维、张璪,五代董源、巨然,宋郭忠恕、米芾父子及元“四大家”等归入南宗,称之“文人画”;把唐李思训父子,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等划为北宗,谓之“行家画”,崇南贬北,打击压制与之对抗的

“浙派”。此论虽引发纷争不断,但占据当时画坛的主流地位。董其昌一生只画山水,水墨、浅绛、青绿都有涉猎,尤擅水墨;传世作品也多,如《奇峰白云图》《夏木垂阴图》《高逸图》等。他79 岁时(1633 年,崇祯六年)所作的《疏林远岫图》(见下图),是其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央视《国宝档案》曾作专题解析。

    《疏林远岫图》,纸本墨笔,纵98.7 厘米,横38.6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画上自题,道出了画家耄耋之年作此江南湖山图的原委:“年家袁伯应司农上疏归省尊人,大司马节寰年兄赠以诗画,癸酉十月之望。”并赋诗:“桂冠神武觐庭闱,得奉朝恩意气归。圣主似颁灵寿杖,仙郎耐着老莱衣。”明末崇祯朝司农袁伯应上疏朝廷,告假探望其患病的父亲袁可立,获准后顺道松江拜访父亲的老友董其昌。董氏得知袁可立患病,回想当年两人同榜考中进士,同列朝廷为官,一起历经坎坷,休戚与共,而今千里阻隔不能相见,于是作此画相赠。此作寄托着董其昌对相交一生的挚友袁可立的绵绵思念之情。

细观此画,运用平远法兼高远法构图,以圆浑笔法勾勒近处跌宕起伏的坡石,依势施皴;扎根岩隙的松柏和杂树双勾主干,直中显曲,树叶或圈或撇,生动多姿。中景是空旷的水面,不着一笔,却有烟云浩瀚之气萦绕不息。远山皴、擦结合,山岭叠生,陡峰耸立,一抹山脉逶迤而去;山峰下灌木错落成行,与近坡树木形成视觉对照,衬托出水阔峰遥、连绵无际的景象。

    董其昌一生师法“南北宗论”中的南宗大师。年轻时从“元四家”入手,中年涉猎王维、董源、巨然、范宽、郭熙、米芾父子等唐宋诸家,之后又返师“元四家”,追宗董、巨,直入文人画堂奥。在“元四家”中,他尤崇黄公望、倪瓒,认为四家中唯倪云林“无画史纵横习气”,仰慕其“平淡天真”的格调。《疏林远岫图》取法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山凹处茅屋杳无人影,也是倪瓒的“无人之景”,孤寂幽静。同时,画家取精用弘,涵泳诸家,如坡石皴法源自董源的披麻皴,山巅的石台为巨然山水的元素,渐次推高的层峦具有黄公望的笔意,远山林木不乏米芾父子点染的韵味。以上说明晚年的董其昌对唐、宋、元法已了然于胸,信手拈来,皆入巧裁妙合的化境。

    然而,董其昌并非固守陈规,泥古不化。史载,他觅得董源的《潇湘图》后,与此前曾游历洞庭湖观察到的潇湘景致进行印证、体察,发出了“当以古人为师,尤当以天地为师”的感叹,可见他师古法,又师造化,故《明史》说:“(董其昌)集宋、元诸家之长,行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若将《疏林远岫图》与倪瓒“一河两岸”式山水对照,虽布局相似,但近岸坡石少了倪瓒的苍浑感,多了形式美感;远处重峦叠岭,比倪瓒笔下的遥岑高峻陡峭。山体、植被多用干渴笔墨勾、皴、拖、擦,不加晕染,简淡疏朗,却各呈姿态。画面意境萧散空灵,格调清俊雅逸,彰显自家风范。

《疏林远岫图》右上方有行草署款题诗,书、诗、画相映成趣。董其昌的书法糅合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杨凝式、米芾等人之长,用笔率直爽利,骨力遒劲,纵逸洒脱,风华自足。他又以书法入画,行笔掌控自如,拙中带秀,柔中寓刚;老年益发生拙,韵味愈浓。此画描绘的山峦、浅渚、林木、茅舍等古朴幽远,含蓄灵秀,透出一股儒雅之气。

1号字画网国画专题:http://www.1zi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