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研今写春秋——书友周志刚素描

发布日期:2014-02-03

    

    上世纪 80 年代,在武汉阳逻的一次书画笔会上,我初次见到周志刚时对他产生了一个美好的误会。那次笔会我们邀请了张善平、周永基、黄德琳等名家到阳逻作书画指导,在老师们精彩的现场挥毫过程中,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直穿行在老师们的桌前身后,因是看名家现场挥毫,大家争先恐后都想近距离观摩。为使现场秩序不乱,我不得不来回劝阻观众不要围得太拢。大家也非常配合,唯有这个小青年例外,像是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似的,偏着头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名家们泼墨挥毫,我当即问了一下我身边的书友袁中景,他是谁?总在老师们身前身后转,挨得那么近,又不怕碍事。说实话我当时心里确实有点烦他。事后我才得知这个小青年名叫周志刚,硬笔字写得非常漂亮。第二天我就调看了周志刚的书法作品,记得当时看后眼前一亮,心想阳逻镇居然还有钢笔字写得这么好的小青年,难怪那天书画笔会上他对书法那么执着。

    此后,我就和周志刚相识、相交、相知,至今已近30 年时间,对其学书经历十分了解。因有较好的硬笔书法基础,加之起步适逢中国书法热潮兴起,志刚一上手写毛笔字就像模像样,专业水平明显高人一筹,马上在阳逻崭露头角。经过认真的读书临帖,志刚的书法水平日新月异,其作品入选省、市、区展览已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一次同车去武汉的途中,志刚对我说,他想自费去天津工会干部管理学院书画艺术专业深造。在那里既能系统地学习书法理论,又能得到孙伯翔先生的面授指教,书艺的进步会更快一些,对此我深表赞同,十分看好志刚此次赴津求学。果然不出所料,志刚在天津学习时成绩优异,书艺大进,接二连三就有作品入选各级各类书法大展。

   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的。一次我到省书协联系工作,遇见金伯兴主席正在写信封准备给书法作者寄回信。我便趁机向金主席建议,可在全省书法作者中选一个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到省书协帮助处理日常琐事,并不会增加多少省书协的经费负担。听完我对周志刚的介绍,金主席真的在几天后选用周志刚到省书协帮忙。在省书协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志刚在书艺上眼界更加开阔,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飞跃。他在全省书法界的影响与日俱增,书法新作不断展现,成为当时新洲书坛的标杆,无愧于新洲第一个中国书协会员的称号。到过志刚二观堂的书友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他所藏书法方面的书刊报纸丰富而整齐,堪称新洲书友之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书刊报纸志刚都用心读过,有时我们在其书斋谈书论道需要查书印证时,他都能快速查找到位,从中不难看出他于书法用功之勤。

    志刚所拥有的这些可贵的书法资源让新洲的书友们受益匪浅,相信从阳逻走出去的青年书法才俊程迟生、袁永安比我体会更深。因工作和专业爱好之故,我与志刚交往甚密,区文联、区书协联系阳逻书画作者的工作大多是由志刚具体落实完成,他的无私奉献更是赢得了阳逻书画骨干的尊重。

至此,我想再简要地谈谈志刚的书艺。他正草隶篆各体兼擅,尤以魏碑、行书见长,且笔性极好,书法语言丰富,用笔动作爽利,线条变化多端,结字章法每每匠心独运,虚实阴阳把握在有意无意之间,十分耐人寻味。书法艺术中所注重的藏头护尾、逆入平出、轻重疾徐、枯湿浓淡、方圆长短、俯仰正侧、穿插顾盼、擒纵收放等要素,志刚都能在作书时做到心中有数,既是意在笔先,又能笔到意生,对各种书体的通 篇把握 能 力 令 人 叹服。

    若谈不足,那就是志刚的书法线条似乎少了一点篆籀之味。对富有古意的书卷之气的追求应是他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有信心看到周志刚在不远的将来会登上书法山峰的又一新高峰。(周志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