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峤的书法

发布日期:2014-01-31

    前段时间林峤要我谈谈对他书画作品网络展的感受,我一直迟迟未能交卷。一个方面因为全国“两会”期间报社值班太忙,更主要的是我写文章太慢,内心没有被真正地触动,很难提笔。他还特别强调要说真话,让我既感动又惶恐。说真话原本是做人的本分,这年头却突然变得特别可贵了。在通常情况下,学习就会进步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如说真话是很自然的事情一样。但偏偏有很多书画家不是越写越好,而是越到后面滑坡得越厉害,这对艺术界的胡吹海吹、大师满天飞,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在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当大师的时代,林峤不怕我口无遮拦地胡说一气,反而让我说点真话,光是这份雅量就让人敬佩。

    我忽然意识到,他这些年何尝不是还在进步,而他骨子里那份文人的谦逊、进取和担当正是他不断进步的动力!林峤一直是我近年来比较关注的中青年书画家之一,他的展览刚在网上挂出来我就不止一次地浏览过了。当时跟帖很热闹,但多数都是冲着作者许诺给题斋号和赠书去的,所论也难免鱼龙混杂。而我这人说话太直,不管对方是名家大腕儿还是普通百姓,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有时无意中得罪了朋友也不知道,渐渐地也就看得多说得少了。现在再来看这个展览,云开雾散,少了那些诱惑的纷扰,感受也会真实得多。

    林峤祖籍绍兴,生长于蜀中,其书画既有朴茂生辣的一面,又不失温润醇厚,仿佛也沾了蜀、越两地的灵气。说起来蜀、越两地的文人书画家大抵都以灵气、文气、才气见长,但细细品味起来又各有不同。越中书画相对更内在更丰厚,风流雅逸而自成高格;巴蜀书画相对更性情更率真,多少有点恃才放旷的意思,如孙中山所言:“惟蜀有才,奇瑰磊落。”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必然会孕育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总体而言,其书奇逸泼辣,巴蜀书风的韵味浓郁;其画清新润泽,更有江左遗风。在欣赏林峤作品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说一个艺术家整个的艺术生涯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精力、战术,以期功德圆满?林峤出道很早,成名也很早,当初他们那一茬人很多现在已淡出了书画界,或者借书画以饱食终日,碌碌无为。而他还一直在这条路上艰苦跋涉,并且一直在进步,不时给我们惊喜,这很不容易!我以为他现在正处于融合、蜕变的关键期,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不管是从纵向的继承学习,还是横向的借鉴吸收,都有了相当丰厚的积淀,如何集千家米煮出自家饭是林峤目前要面对的课题。

    林峤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章草厚而朴,有古气。如书《道德经》斗方,笔墨酣畅,纯以神行,诚为不可多得的佳作;“二王”一路的小行草书扇面用笔精到,线条劲健,气息极佳。其隶书也大开大阖,结字古奥、用笔泼辣,变化多端,质而不野,看得出来是其行草书的重要依托。但他并不满足于对前人的亦步亦趋,试图从魏晋残纸、“民间书法”中化出自家独特的风貌和神韵。从大量这类章草和今草、民间和经典、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独特性是不言而喻的,非常有意义。用笔洗练、体态多变是其长处,但有时线条相对单薄直白,结字过于随意支离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有时候或许想极力用造型的变化来弥补线条的单调,以至于上下激荡、左右奔突,上气不接下气,缺乏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

林峤或许太急于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的作品结字、用笔都太随意了,内化不够,笔锋的转换不够自然、大方,有时为求对比变化或局部的小机趣,点画的承接显得突兀,有的线条显得刚而薄,尤其是有的长笔画质量不高,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对“民间书法”的吸收、提炼和融合需要经典的滋润,从林峤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他对此有深刻的感

悟,但真正做起来何其难也!很多前辈大家终其一生,惨淡经营,孜孜以求,但由于功夫、观念、机缘等方面的原因,总也找不到恰当的契合点,空留遗憾。林峤选择了这条艰难的探索之路,且渐入佳境,除了他的勇气,还有他的慧心!

    林峤的画,其精细一路的似受元代画风影响较大,笔墨精到、氤氲、醇厚,更难得的是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很不容易。他于画与时下许多书法家兴之所至的“客串”有本质的不同,他的画有深厚的功底,和书法一样达到了书写生命状态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对绘画的投入未必比书法少,其达到的境界似比书法更高。而书与画的相互滋养也必将让他走得更远。而我却更喜欢读林峤的文章,真诚、明朗、隽永,有点像他的书画小品,完全是从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因此也格外打动人。他早已是名家了,在他们那一拨人中,像他这样还在进步的不多,我们有理由对他充满信心。(林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

1号字画网书画专题:http://www.1zi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