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胜隶书《曹操〈龟虽寿〉

发布日期:2014-01-30

    我很荣幸入选首届全国“三名工程”,并为此创作了以曹操《龟虽寿》为内容的巨幅书法作品。曹操诗中的哲理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淋漓尽致,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内蕴着一股豪迈气概。我在创作此幅作品时也注重运笔的节奏感及力量感,捉笔挥就,一气呵成。所谓功力,我认为就是理解力、把握力和控制力,就如同我创作这张《龟虽寿》,先得找到好的文学版本,细细品读,理解它的背景、内涵和精神世界,然后再通过毛笔和宣纸做媒介,以及我对笔墨线条的把握和控制,让这种境界准确地、舒服地传达给欣赏者,把这种意境外射到我的作品上去。希望欣赏者领略诗情,同时如睹画境。重传统,师造化,得心源,乃是书法创作的最重要过程,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

    在此幅《龟虽寿》作品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改变,弱化波磔,强调点和横画的分量,追求作品的质朴、拙重,但又有微妙的变化。线条的质感是我一贯追求的方向,对此我给予了特别的投入,在每一笔的末端用枯笔,与之前的饱蘸浓墨形成鲜明的对比,追求流畅而又滞重,力求每一笔的形态完美。在字的空间上、在书写过程中,我有意地造险、破险,以突出书写的变化,使形态更为丰富,寓巧于拙。在用墨方面,我追求墨气淋漓之感,蘸墨饱满,求入木三分的沉实劲道。希望这些改变能突破我以往的风格,使作品更为成熟和完善。

    “三名工程”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肯定和激励。这次书法创作过程让我有很多感触,早年我所做的功夫大半都花在研究汉隶和清隶上,作品大多取法经典汉碑和清代伊汀洲、邓完白、何道州等人。近年来的创作我着意将魏碑笔意和篆书的意趣与汉隶、清隶融为一体,既追求榜书的大气,用笔如刀、笔笔雄沉之感,同时又能有意趣在其中。随着作品日趋成熟,长期下来,手势虽然越来越顺,但感觉作品有些程式化,于是我开始做某种新的尝试:首先,从魏碑那里吸取营养,将点画方折化,不再圆起圆收,均衡如一;其次,在结体上注重造险,重心上移,紧结而挺拔,不再一味平衡、宽博;再次就是在整齐中求变化,或夸张部分点画,或把结体正斜交错、大小搭配,使整个章法充满生动感。正如古人所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创作一件完美的作品,必先静下心来,放下杂念,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它是对隶书传统技法的继承和长期实践积累后的迸发。

    从我接触隶书到现在也有30 余年,其过程是艰苦的但具创造性的劳动。对于隶书创作,我主张“转益多师是我师”,集众家之长,化为自己的东西。如简洁明快的汉简帛书,高古质朴、浑厚稚拙的《张迁碑》,还有集疏秀、凝练于一身的《石门颂》,雍容华贵的伊秉绶隶书,它们都是很好的老师。所以继承传统和创造革新两者都不可偏废,如果只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那对隶书创作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单讲传统,只靠模仿写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但如果只讲创新,不讲继承隶书传统,置隶书书写的基本规律和法度于不顾,或学之不深,也难使隶书创作获得较完美的艺术效果。必须强调两者结合。记得宗白华说过:“作为一个艺术家,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既要有诗人的妙悟,也要有匠人的手腕,如果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则不能成为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往往会使创作很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艺术家自身的灵性和修炼,手腕则来自于模仿,两者缺一不可。而这些妙悟和手腕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自身的修炼、完善。对于我来说,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何来胜,1969 年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