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西彭柔功书画 超越身体极限的绝活技艺

发布日期:2013-12-23

周承根表演柔功。

    西彭镇铝城正街民生小区的68岁老人周承根,57年来练就柔功绝技,骨头竟比孩子还柔软。他不仅能够轻松完成劈叉动作,就连高难度的柔术动作也不费劲。

    今年,周承根被确定为我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彭柔功书画的传承人。

    12月11日,记者见到了周承根,老人身体硬朗,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收更多的徒弟,将西彭柔功书画继续传承下去。老人展示绝活让人惊叹不已

    68岁的周承根,个子不高,身板挺直,一头黑发,精神矍铄,不像是个68岁的老人。

    得知记者来意,老人做完预备动作,就轻松熟练地练起“柔功”。

    只见周承根将左手放平,右手向后扳左手手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均紧贴住手背。换成右手,相同手指同样可贴到手背。“这个叫做‘指贴手背’,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不要轻易模仿,很容易受伤的。”

    随后,周承根匍匐在地,双腿从背后弯向头顶,绕过头部,右腿支地,左腿与地面平行,双臂呈飞翔姿势。侧面观之,头部、弯成90度的腰与右腿几乎形成一个长方形。

    接着周承根又表演了“水中望月”,只见他分开双腿,右腿在前,左腿在后,身体慢慢下坐,两条腿轻松形成一个“一”字,上半身渐渐向后弯曲,头部枕腿,上身成一弓形,两臂也随之向后,最后双手抱住左腿踝骨处。

    最难的一个动作叫“揉面团儿”。周承根匍匐在地,双手向后抓住脚背,肚皮一挺,竟将两只脚向前搭在了肩上,整个身体成了一个圆球。接着,他把腿往前一伸,两脚竟然从背后越过了头顶,再往下送,整个下半身便从背上翻转过来,只剩下胸部还贴在地面。

    还有“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等,都是周承根的拿手绝活,只见他动作娴熟,表演令人惊叹不已。早晚半小时锻炼57年来从未间断

    周承根第一次接触柔功,是在他12岁那年春节,看到隔房爷爷的儿子在江北区静观镇表演柔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便开始在家扳胳膊压腿,自己练开了。

    就这样练了几十年,直到38岁,周承根才练到可以把腿放上肩。他说,从12岁至今,自己每天早晚都要练习半个多小时,从未间断过。

    因为周承根在表演高难度的柔功过程中同时表演书画,先后接到湖南卫视《谁是英雄》、山西卫视全国绝活表演、山东卫视《五一老少乐翻天》等多家卫视节目的邀请,并在节目中赢得奖项。追求健康体魄的艺术教到100岁传承技艺

    现在,周承根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练习半个多小时柔功,要是哪天没有练习,他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而周承根身体好,会柔功的消息,也广为西彭镇上的居民知道。不少居民向他询问“健康秘诀”,同时一些年轻家长也将孩子送到周承根家里学习“柔术”。

    “练习柔功是追求健康体魄的一种艺术美”,周承根说,练习柔功不仅可以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传承一种艺术。

    周承根提醒,自己练柔术几十年,十分小心,从没受过伤,但是大家最好还是在老师指导下练习。

    如今,在他家里学习柔术的孩子有十多个,大多在13岁以下,以女孩子居多。“主要是因为女孩子柔韧性比男孩好,最好是在5、6岁时开始练。”

    “只要有人有兴趣肯努力学习柔功,就不怕学得晚。要是我能活到100岁,我就要教到100岁!”周承根表示,希望柔功书画不要在自己这一代失传,自己会尽最大努力将这门传承发扬下去。

    相关链接

    西彭柔功书画技艺特点是在表演高难度的柔术过程中,同时表演书画

    周承根从1982年开始表演至今,先后参加重庆市百家大舞台文艺演出,获三等奖;参加重庆沙坪坝公园首届“珍奥杯”全国老年银龄美大赛,获得重庆赛区总冠军;参加湖南卫视《谁是英雄》绝技表演,获第二名;参加山西卫视全国绝活表演,获三等奖;参加山东卫视《五一老少乐翻天》,获一等奖;参加四川卫视绝活表演,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