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出版“点睛”书法艺术图书

发布日期:2013-12-12

移动应用《书法字典》可以查询范字的大图及信息。

可动态演示的应用《活字帖》用触摸模拟毛笔写字。

  原标题:移动出版“点睛”书法艺术图书

  移动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种类型,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书法艺术类图书在艺术类图书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拥有成熟完善的传统出版模式。此类图书的移动出版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可操作性。在进行书法艺术类图书的移动出版时,要结合此类图书的传统出版资源,发挥移动出版的优势。就书法艺术类图书的移动出版而言,从技术实现的方式可分为本地数据型和信息推送型,从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用户体验的角度看,可分为展示阅读型和书写互动型。

  本地数据型。此类应用程序将数据全部安装于移动终端设备上,安装好后的使用不依赖于网络,可以离线阅读,是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阅读的类型。这类应用程序不需要与远程终端连接,响应速度比较快,对于书法艺术类图书这种以图片为主、占用数据空间大的选题比较适合。

  如中国书法网开发的《书法字典》,共收入以历代碑帖为基础的不同书体单字图片近15万张,可以查询大部分汉字的书写方式,为书法家和爱好者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查询功能,整个数据才2.2MB大小,比抱着一本《五体书法字典》之类的书轻便快捷了许多。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就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文件要求为基础,将《纲要》所推荐的楷书、行书、隶书的临摹范本做成移动应用,包含了19本字帖的容量,384MB的数据全部安装在移动终端,轻便的同时也占用了较多的数据空间。

  信息推送型。所谓的信息推送,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给安装有客户端的移动终端定期或不定期地传送信息,以减轻移动终端数据占用空间过大的一项技术。这类应用程序在打开时,需要连接网络以获取更新的信息,比较适合于展览资讯、视点访谈、收藏拍卖、作品供求等带有新闻性质的内容,带有“报纸”、“杂志”和“广播”的性质,在内容和形态上,是传统书法艺术类图书的发展和延伸。

  此类移动出版,可开发专属客户端,将书法技法解析类图书的课程定期进行推送,让读者跟着开发者的课程安排进行阅读学习;也可利用客户端将经典碑帖、名家作品、书法文化分为若干部分进行推送。这类应用程序的开发可以参考《ARTDAILY每日中国艺术》,该应用程序每天向客户端推送数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让读者花不多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到一些书画知识。

  展示阅读型。展示阅读型更类似于传统的图书,是在移动终端不提供读者互动功能的一种形式,一般结构上很简单,读者只能使用它来获取信息,不能做太多操作。这种类型具有平台众多、开发简单等优势。对于传统出版的书法艺术类图书而言,可将现有的图书进行简单的转化,就可实现以PDF、JAR、OEB等格式发布于其他平台销售,或开发专属阅读软件进行发行。

  上海书画出版社为该社的《书法》杂志开发专属移动客户端,就是将纸质杂志进行移动出版转化的好榜样,实现了传统出版和移动出版的互补。由北京天天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6小时练字》,在对书写技法作解析的同时,可选择隐藏范字上的辅助图形,加强了书法学习上的“临”与“背”的锻炼,是对传统的书法技法解析类图书的提升。

  书写互动型。书写互动型是书法艺术类图书进行移动出版最具颠覆性的类型,它具有传统出版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这类应用程序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可以让用户产生信息、处理信息。如在“字帖”上书写,可为范字做字格、色彩、大小等的选择变化,还可以增加语音、视频等功能,为读者作示范和辅导,甚至可以对书写成果进行智能评价,与朋友分享、交流等功能,特别适合技法解析类的书法图书。

  由“工程师爸爸”开发的《宝贝写字》,设置测试、分组学习、收藏夹、统计等栏目,带有笔画笔顺、拼音、语音朗读、评分等书写和互动的功能,非常适合于儿童识字、练字。如《活字帖》,对整个字帖的章法布局作动态书写演示,在米字格里对单字勾边让用户模拟毛笔书写,书写之后和原帖进行比较评价。

  以上几种书法艺术类图书的移动出版模式,并不一定是独立出现的,常有交叉关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种规格的电子屏幕的出现,书法艺术类图书的移动出版,将会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将呈现出更多的优势,在掌握传统出版资源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模式,一定会为书法艺术类图书进军移动出版领域打开一条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