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学军:具有艺术潜质的书画家

发布日期:2013-12-06

俞学军,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画一些精致的画,是一位颇有艺术潜质的书画家。

    俞学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宁夏书协副主席,中卫市书协主席,宁夏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尤其是他担任中卫市书协主席以来,经常带领大家搞笔会、办展览、出精品、推新秀,使塞上中卫古城散发着浓浓的书韵墨香。

俞学军绘画作品

    说起俞学军的从艺经历,有两个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在19岁时,跟其堂兄走家串户油漆柜子,当起了“画匠”,白天干活,晚上临唐楷,摹芥子园画谱。之后,又向民间艺术大师王道清学习书法绘画,从而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二是1993年担任中卫县文化局长后,同南来北往的艺术家交往多了,耳濡目染,又重操翰墨丹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畅游墨海,几乎到了痴的地步,那种恬静、洒脱和悠然自得的情形,常常令人陶醉其中。

    有意思的是,他的书斋名曰“三师堂”。何为“三师”?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是也。这是他半生艺术经历的写照。所谓师古人,就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学习传统。几十年来,他从唐楷入手,大量临写晋、唐、宋、明、清一些大家的法书。近年又对十七帖和“二王”手札十分倾心。

俞学军书法作品

    当然,笔墨当随时代,尤其是书法艺术已经从实用艺术转化为视觉艺术,讲究张力、才情和冲击力。一幅好的作品,必定是传统功夫与时代美感的有机结合,师今人就显得十分重要。他认真研习当代名家、国展高手的作品,从中汲取当代大家的审美养分。

    师造化,就是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每次外出学习参观,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潜心观察一石一草、一花一木,有条件便拿出本本写生。为了画出牡丹的神韵,他三下洛阳,到牡丹园实地观察写生。观其画,其笔下的青松翠竹傲然挺立,牡丹红梅生机盎然,鹤鹰鸡雀栩栩如生,这都是长期师法自然的必然结果。

俞学军作品

    俞学军与他人明显不同的艺术特点是,注重字外功、画外功的修炼。他能把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三个方画融为一体。他的书法作品经常写的是自己创作的诗词,他的绘画作品也常常自拟题画配诗。比如题《劲松傲雪图》:千山次第白,万木了无色。涧松何苍苍,挺然傲霜雪。这样一来诗画相得益彰,大大延伸了画面内涵。

    苦心人,天不负。俞学军的书画作品先后在《中华英才》《中国书法》《书法导报》《宁夏日报》等报刊发表。他在省级书画展览中获银奖一次、铜奖五次,国家级展览中入展两次,有多家文博单位收藏了他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