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观清书画精品展在沪展出 用笔独到、意境幽远

发布日期:2013-12-04

    《躬耕乐道—汪观清书画精品展》将于12月7日下午在敬华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百余幅汪观清历年来的精品力作,涵盖了山水、人物、走兽和书法等各类作品。

  作为当今海上画坛的知名画家,年逾八旬的汪观清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红日》、《南京路上好八连》、《从奴隶到将军》等数十部连环画,成为几代人的经典记忆。但他并未因取得的成绩而停止对艺术的探索,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国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并以其成就构筑了自己在海上画坛的新坐标。

  敬华艺术空间方面表示,为汪观清先生办展,旨在将其笔下的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独具海派特色的作品呈献给更多的藏家和观众,这些作品中尤以“牛画”最为亮眼。汪观清笔下的牛形态各异,或是依偎亲昵的母与子,或是奔腾跃动的群牛,或是驮着吹奏短笛的牧童,各有千秋,风采尽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牛,朝暮晨昏各种情绪的牛,在画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或行或卧,或游或立皆充满生活情调。他的牛,用笔独到,意境幽远,深受海内外藏家的青睐。

  在展出的作品中,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牛之外,还有平日较少亮相的山水、人物和动物画,其山水画意在表现其家乡徽州的风貌,恬静的新安江风情,雄美的黄山风光,都是他笔下常用的题材。画面水流清澈,气势宏大,笔墨新颖,平淡蕴籍之中不见丝毫霸悍激愤之气。

  著名文化学者冯其庸先生曾用“宏博富丽,一代新貌”八个字高度概括和评价了汪观清的山水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动物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展览中的人物画作品别具一格,人物衣纹用线钩勒粗简方折,面目各异,布景工细匀整,既素雅又华丽,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

  汪观清书画精品展将展至12月16日。

  汪观清,耕莘堂主。一九三一生于徽州,旅上海,遂为沪上歙人。擅长人物、山水画,尤以画牛著名。原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百草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院长,上海文史馆书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