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家宋繁林的山水作品解读

发布日期:2013-11-29

与每一个从小生活在大海边的人爱海一样,自小成长在大山怀抱中的人,对山的热爱与依恋也是无比浓厚的。宋繁林对山水的热爱也是与他生于山东济南,自幼身处大山的怀抱分不开的,他对山的浓厚情愫因而也造就了他大山般宽阔的胸襟,从而也为他开辟了一条攀登高山的艺术道路,山是他的景,水是他的源。

欣赏宋繁林的山水画,有一种乘坐一叶扁舟在中华天地里遨游的逍遥感。中国人有浓厚的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山水画运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则,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因此画面表现出“飓尺千里”的辽视错觉意识,这一直成为中国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宋繁林作品

宋繁林师法五代的荆浩、关仝,在散点透视的基础上“开图千里,大山大水”,画卷表现出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认识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表现出了北方山水的磅礴气势。除开对北方山石坚凝的切身体会外,他还吸收了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中以柔性线条描绘平缓温润的江南山水的特点,在画面中加入了能够体现南方山水特点的“披麻皴”。

宋繁林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他喜作山石、松木等自然景物,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用硬性的“钉头皴”、“雨点皴”、“条子皴”描绘出北方石质坚凝的山体,浓厚的墨色表现了北方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同时,在山底下,往往是留白的绕着众山的曲流,由远及近缓缓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浪漫而生动,仿佛能听见潺潺的水流声从远处传来,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山的静、水的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与此同时,他的画卷主要以横长的大幅作品为主,使观者自近山而望远山,以俯视的角度将全卷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观者仿佛置身在众山之巅,人与画之间营造出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氛围。丰富的层次,加上墨色的凝重、浑厚,美感浓厚,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另外,宋繁林还在层次分明的画面中,为树林山石增添几道颜色,更加突出了山的神韵,充满了律动感的色彩美。观者在欣赏他的画作时,还会发现,或在画的右上角,或在画的左上角,总会附带着一句点睛的诗词。诗句与其珠帘合璧,诗情画意,营造出极度丰富饱满的意境,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宋繁林的山水画博大、充满生机活力正是因为画面结构的开放、自由、无拘无束。最重要的是他不断向高山挑战的坚韧态度,以及他如同大山般宽广的胸怀气度,为他的画面注入了生动且豪迈的气韵。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