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诗词书法俱风流

发布日期:2013-11-29



  文学与书法,从来就是一对充满艺术灵气的孪生兄弟。千百年来,中国书法和诗词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展示着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昨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熊召政首次携自己创作的84幅书法作品亮相西安美术馆,宣纸之上书写的所有诗词文章,全部是他数年来在诗兴大发时自撰的。据介绍,这场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家书画院、曲江演出集团等主办的熊召政诗文书画展,将展至12月8日。展厅中,每幅作品均透露出作者灵动笔墨挥洒出的意境之美和浓郁的文人气质。赵季平、赵振川、贾平凹等一众陕西文艺界名流,以及千余西安观众,都赶来欣赏这位文学名家的书法之作。

  瑰丽灵秀诗句赠古城

  “漫说终南凌岱岳,唐魂汉骨铸长安,而今三峡飞云雨,又润秦川八百年。”这一首《颂西安》写得风流潇洒,一经展出,就引来众人的由衷赞叹:字美!诗妙。“楚人沉醉曲江楼,锦绣长安一望收。槛外烟波壶内酒,砚边春色掌中秋。”这一首《雨中曲江别馆》又是另一番婉约温润的意境……在书法展现场,展出的84幅作品均为熊召政创作的诗、词、联、赋等,作品以手札、扇面、四尺整张、四尺斗方、四尺条屏等形式,通过独特的书法载体展出,生动诠释着诗文与书法的巧妙融合,细节之处均可见精致古雅的风韵。

  熊召政笔下的书法作品,首先布局精美,给人以境界开阔之美感;其次笔墨浓淡相宜,低调却不乏豪情。一气呵成,宛若行云流水,诗词文章中的风流情趣尽显无遗。错落有致的行文,使得作品呈现了另一种视觉上的节奏之美。展览围绕着熊召政的“文人书法”,完整地向观众展示了他高深的文学造诣与书法修养,呈现出传统文化与荆楚才气的艺术交汇。

  “归家犹记城南路,灯火楼台似旧时……”这首《仲秋夜抵达西安》似乎最能表达作者在游子归乡之时,沉醉在西安古城气息中的情感。熊召政告诉记者,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诗词都是描写古城西安的:“你们可以看到,里边有追忆周秦汉唐千年历史文脉的,有咏叹西安现代新气象的,有寻访名山、寺庙、祠堂、老宅院的,有闲叙与西安友人之情谊的,我深爱这座城市,足迹无论留在这里的哪个角落,总会引来泉涌般的诗兴。”

  著名音乐家赵季平赞道:熊召政先生乃楚地文坛之参天大树,我与他初次见面时就彼此心有灵犀,胜似旧友。“他的书法功底那叫一个了得。笔墨间无拘无束潇洒自得,灵秀间显现刚毅魂魄,我以音乐的思维视角品味他的书法和文学作品,其中有音,有乐,有律,有节,可誉为文人书法之上品。熊召政以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身份步入书法界,他的书法艺术既有诗人的灵性,又有历史小说家的文化底蕴。”著名画家赵振川称自己喜读熊召政的诗文,还常以其诗中的意境景致入画,对熊召政在书法方面的童子功赞不绝口。

  西安是精神上第二故乡

  在中国诸多城市中,熊召政对西安的感情特别深厚。他连任两届由西安晚报和《美文》杂志主办的“中国报人散文奖”评委和颁奖嘉宾,在颁奖典礼上,他诗兴勃发,当场吟诗作赋,赞美西安,才气横溢。接受记者采访时,熊召政亲切地称西安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心中正统文化的那棵“大槐树”,每次来到陕西,来到西安,见到在西安的老朋友,就觉得回到了文化的家,心里分外踏实。他为这棵心中永远的“大槐树”赋诗抒情:“儿时离家归来之日,远远看到老槐树,便觉到家,心中温情顿溢。余一直誉西安为中国传统之故乡,是游子归家的那棵老槐树,看到它就看到了故乡。”此次来陕办展,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他还带来自己的小孙子。

在贾平凹看来,熊召政就是湖北和陕西两省之间文化交流的那根纽带。贾平凹表示他们二人是十几年的朋友,熊召政身上有很多极其现代化的东西,骨子里又有文人的倔强,他的书法是有思维的书法。“我觉得人的能量是分大中小的,熊召政的能量属于大的,所以能够引领风气。他不光是文学家,还是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和美食家。他虽然是湖北人,却建立起了和陕西人的深厚友谊,所以今天来了很多湖北文学界的朋友,他也使武汉和西安这两个城市有了更多的交往。他的书法展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也是他个人的诗文展,这在近年来十分少见。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过人的才华,让大家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