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工笔人物画技法(1)

发布日期:2015-07-06

 一、绪论

相比于耐心,工笔画家更需要敏捷的思维与操控画面整体效果的能力,需要寻求画面各种矛盾的平衡点,诸如工与写、繁与简、虚与实、中与洋、俗与雅等等。工笔画家需要自觉地对各种元素进行割舍与强化,使其呈现出统一的倾向,并运用对比突出重点。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主次元素不分明造成的混乱、琐碎,也可以避免过于强调主导元素,不运用变化、对比所造成的生硬单调。当所有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规律上升到高度自觉的境地时,画家再拿起画笔,就会如同一位大将军,指挥着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所向披靡。

现今的中国工笔画虽已是缤纷、绚烂的多元世界,却始终不变它特有的思维模式,仍坚守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依然坚持文言文式的表述方式。那意犹未尽的精简,是一种减法,蕴藏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好比西方人使用天平,中国人使用秤。天平是一种直线思维,物体重量与砝码重量相等就能保持天平两边的平衡。相比之下,秤是一种拐了弯的思维———它运用杠杆原理,通过调整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来称量物体重量。

遇到矛盾,思想会拐弯的中国人一般不会硬拼,他们会用退让的减法方式来解决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留有余地哺养无限生机”。

退让是一种境界,也是一门学问。退让是工笔画语言的显著特点:舍弃诸多不必要元素,避免繁杂的干扰,使画面更为精简,用“此消彼长”的方式达到目的。素衬托出彩、虚衬托出实、疏衬托出密,以掷地有声的干练语言,直奔主题。

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但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却潜藏着一种有序性。对秩序感自觉的研究与运用贯穿在工笔画艺术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没有秩序的画面是杂乱不堪的;但过于单纯的秩序又容易让人产生乏味感,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工笔画家在描述中取舍有道,在秩序与复杂之间寻求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达到“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右上图为本文作者创作的《日日是好日》局部)(1)

罗寒蕾1973年生于广西。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苹工作室。2007年,作品《旅途》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08年,作品《春萌》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铜奖;2011年,作品《阿杏》获“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广州市美协常务理事。

1号字网人物画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2-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