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跟我学画牡丹之四构图

发布日期:2015-06-29

前面已经讲了几种牡丹画的画法,通过反复地临摹、写生,掌握了一定的牡丹描写技法,提高了对牡丹结构、生长到运笔的把握能力,进而就应借助这些初步认识能力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来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把你所感知的美好的东西呈现给爱美的人们,达到娱己又娱人,进而步入牡丹画的创作过程。

一幅美的作品,它第一感知便是经营位置的合理统筹。构图是平面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也就是画面中,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其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这种按艺术规律组织画面结构,并且使其形成美的方法就是构图。构图又称“经营位置”、“布局”、“章法”等。图像既要根据客观自然规律,又要苦心地加以主观的“经营”,也就是要利用一切艺术手段进行提炼、夸张、取舍和概括,使之反映现实,反映一定的思想,体现一定的形式美。它是一种摆脱自然束缚的艺术创造和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对作品有了明确的创作意图,经营位置是实现创作意图的第一步。

古往今来,历代画家对构图的要求都一丝不苟,每一幅成功的作品,画家如临战场的指挥官,像作战一样,经过深思熟虑,布置作战计划,派兵布阵,分出主次。也就是说,在画面上谋划安排主次所占的位置。有了合理的经营才能达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再超越自然的束缚,经过艺术加工而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的构图有它特有的法则,这些法则是历代画家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的法则。比如宾主、开合、聚散、虚实、浓淡、黑白、轻重、动静、大小、穿插、呼应、高低、艳俗等等。
宾主:宾主有序。画面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不能平均对待,包括画面位置安排、色彩的处理、笔墨的变化。主要部位往往是画面的中心,牡丹画当然以花头为主,叶为宾。一幅好的牡丹画应当是叶子围绕着花头作文章,起到烘托的从属作用。主题的位置通常在画面中心偏上的部位,处于视觉中心,才能被欣赏者所注意。用较浓、较艳、较鲜明的手法表现出主体的存在。枝叶的用色、用墨根据花的颜色而定,用什么色调围绕主题的需求而服务于它。枝叶的颜色不拘于自然界的本身色调,而应视画面需求而定;有时为了突出主题,要打破习惯,不守陈规,不可千篇一律;有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且不能“主宾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牡丹画常见的构图有:S形构图、井字构图、上下构图、左右构图、边角构图、三角形构图、中心构图、无中心构图、平面构图、动态构图、对称构图、 C形构图、插花构图、多款构图、折枝构图、场景构图等等。总之,牡丹画的构图根据幅度大小、纵横大小、形式大小而定,变化万千,随情而发,随意而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

一、井字构图:

井”字上的纵横交叉四个点,即是构图中心主体位置,又是画眼的最佳部位。画眼处于井字交叉点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或者两个点的交叉处,都可以得到重点突出、构图得势的艺术效果。又是视觉中心的最佳范围,而且有了侧倚变化,画眼要离开画面中心位置,使构图产生动势。“井”字形与画边相交处的八个点,则通常都是花鸟画构图出枝、布局取势的最佳位置。无论画幅横竖、方圆,它的出枝位置都大致在“井”字形画边八个点的地方进行布局(图一)。

 

二、三角形构图:

把画面内容组合安排成三角形,即为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力感效应强,有刚性,稳定又不失变化。可以实构,也可以虚构。实构物象形态以不等边交叉的方式呈现,力感效应直观而明确;虚构则物象形态的三角交叉以虚拟状态呈现,力感效应灵活而生动。无论实构还是虚构,其力感效应对空间的切割,皆以气脉相连,深远多变为佳。“一数之始,三数之终”。三角形构图也是最基本常用的构图。三角形构图往往一主二客,与S形构图相比,三角形宜表现相对稳定静止的内容。牡丹画创作时,把牡丹花头、叶子等主题内容安排在不等三角形以内,能呈现其构图的力感效应或稳静效果。

三角形有正三角、偏三角、倚三角、横三角、纵三角等等,都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多变的三角形,完成三角形构图。然而,倒三角形构图是缺乏稳定性的,因为其刚性,反倒变的颇有危悬之势。特有的险、俏之态构图,别有一番意趣(图二)。

三、S 形构图(又称之字形):

中国画构图艺术的形式美,有着行之有效的具有规律性和效果的表现程式,S型律动即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之一。S形构图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S形构图,画面的分割布置忌平均,块面的转折要有变化。最重要的是起首和收尾必须要有呼应,首尾顾盼,形成回环之势,画面才够完整。画家往往有意加强某些部分,如重墨、重彩,如利用牡丹的花头,为视线集中部位的安排来强化画面的S形运动感;有时也有以减弱某些部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做法(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