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山谷书法钩沉录(5)

发布日期:2015-08-11

第五讲《刘明仲墨竹赋》的四个不同刻本

《刘明仲墨竹赋》(下图为局部)元祐三年(1088年)作于京师开封。大行楷书。刻帖拓本见清黄湄《黄文节公法书石刻》,横32厘米,纵30.5厘米,共25页。湖北襄阳图书馆藏胡绳捐赠本。

刘明仲墨竹赋。子刘子河洛之英,骨毛粹清。用意风尘之表,如秋高月明。游戏翰墨,龙蛇起陆。尝其余巧,顾作二竹。其一枝叶条达,惠风举之。瘦地笋,夏篁解衣。三河少年,禀生剿刚。春服楚楚,侠游专场。王谢子弟,生长见闻。文献不足,犹超人群。其一折干偃蹇,斫头不屈。枝老叶硬,强项风雪。廉蔺之骨成尘,凛凛犹有生气。虽汲黯之不学,摧淮南之锋于千里之外。

第其曾高昭穆,至于来昆仍云。组练十幅,烟寒雨昏,乃为能尽之。盖阳虎、有若之似夫子,市人识之;颜回之具体,门人不知。苏子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意其在斯,(子)刘子陵云自许,按剑者多,故以归我,请观谓何。黄庭坚曰:吾子于此,可谓能矣。犹有修篁之岁晚,枯之发春。少者骨梗,老而日新。附之以倾崖石,摧之以冰霜斧斤。

(故)籍外论之。梓人不以庆赏成,偻不以万物易蜩。及其至也,禹之喻于水,仲尼之妙于《韶》,盖因物而不用吾私焉。若夫燕荆南之无俗气,庖丁之解牛,进技以道者也。文湖州之得成竹于胸中,(王)会稽之用笔如印印泥者也。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妙万物以成象,必其胸中洞然。好学者天不能掣其肘,刘子勉旃。

按此为山谷先生元祐年间大行楷书重要代表作之一。文载《黄庭坚全集·外集》卷二十,题下注云:“元祐三年秘书省作。”按刊本文献对照,今拓片中间两段文字,可能因原纸连接次序有误而出现错乱。此作自元代以来即广受关注,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安世凤《墨林快事》均有著录,赵孟頫、文徵明等名家先后作跋。可惜原迹到明代已散失其半。今则唯有拓本得窥其仿佛。明清之际此作刻帖颇多,优劣互见。此处影印者系清钱泳据前人双钩墨迹本入石。今卷后有钱泳于1816年作跋云:“虞山蒋氏《敬一堂帖》刻此赋颠倒脱落,几至不成文理。兹从卢西津观察家墨迹本参看双钩,视蒋氏所刻有过之无不及也。清嘉庆丙子十二月廿六日,翁庄钱泳书于昭文官署。”虞山蒋氏指蒋陈锡,他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刻《敬一堂帖》于山东巡抚署,其中第六册即此帖。卢西津观察事迹待考。由此跋可知,今拓本已是二度复制品,故难免失真。

但从此拓本犹能看到,山谷此书写得极为洒脱。笔法、结字兼具颜鲁公、柳诚悬遗意,又不为其所局限。故赵子昂称其:“纵横流丽,亘绝古今。其得意之际,即颠翁犹当避席,况其下耶!。”文徵明跋此书云:“尝读黄太史《豫章文集》,见《墨竹赋》,喜其豪宕不羁,思致幽远,类皮日休。既而见石刻是赋,则下笔沉着,波发陗厉,类颜鲁公。今复得观真迹,何其幸也。惜此仅得其半。然《洛神赋》止十三行耳,至今人以为宝,何必以全为哉。徵明题。”此跋见乾隆九年(1744年)敕撰《石渠宝笈》卷三。文徵明对此书的高评很有代表性。

元祐三年正是山谷人生意气风发、才华横溢之时。此作较前所作《发愿文》《华严疏》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笔法更加潇洒而又不失沉稳。它与此后所作《跋穆氏先茔表》《七佛偈》《青原山诗》等,形成一个变化清晰而完整的链条。

此作另有《宋黄文节公法书》本、《中和堂帖》本、胡绳先生旧藏另一残本等,但后几种均系据临本所刻,笔势翻澜起伏,虽别具异趣,但失山谷早年风格更远。《中和堂帖》本后有元赵孟頫、明杨弘济跋。(5)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