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苏轼《黄州寒食帖》解读(完)

发布日期:2015-08-11

三、情感冲击

情感是生成艺术创作心理的爆发点,但因创作动力的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一是被动型的,如书法的应酬之作。这种应酬常常调动不起书家的创作积极性,即使能完成作品,也是气象平平,很难出现神来之笔。二是触及型的偶然欲书,在这种特定的情感冲击下往往会出现神来之笔。1082年的寒食节已经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两年前他被政治对手诬告而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地处湖北省东部,今属黄冈市,团练副使在宋朝是个闲差,苏轼因此郁郁寡欢,生活穷困潦倒。这时候他抬头看到家里的破灶和空荡荡的厨房,忽然产生了一种穷途末路之感,于是提起笔来,把心中的伤感和悲痛瞬间倾泻到笔端,写就了流传千古的《黄州寒食帖》。

可见,情感世界应该是书法创作之神,凡以情感拉动的创作行为往往会出现大境界。正如黄山谷在帖末的跋尾所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前二句赞美《黄州寒食帖》的书法兼具唐宋大书法家的书法美学,根基深厚,卓然大家。后二句道出手稿的意义,没有修饰,没有刻意,即使原作者再写一次也未必好。这里的“好”不是指技巧,而是心境,技巧的重复是匠人所为,心境却不能重复。

四、书写方法与书写工具的选择

苏轼执笔用拇、食、中三指,也即古来作为“拨镫法”的“单勾”执笔法。苏轼云:“知书不在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又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执笔要“虚而宽”,不执死笔杆,是为了运笔更为灵活。笔是从“运”到“定”的,显然指笔在书写结束之瞬间回归于中锋,而笔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全方位欹侧,这在《黄州寒食帖》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苏轼的学生李之仪记述苏轼“握笔近下”。因“握笔近下”,其结字容易取横势,使字形舒展,撇笔、捺笔等点画就必须逆锋行笔,从而线条厚重有力。如沃兴华先生所说:“因为厚重,运笔是按着走的,所以点画两端的提按顿挫变化相对减弱。因为舒展,横向开张,纵向走势受到影响,点画两端的牵丝映带就少了,用这样的点画构筑起来的结体强调横势,宽博恢宏,用这样的点画构筑起来的章法,因为不强调笔势连接,所以只能强调体势,让每个字通过大小正侧变化建立起顾盼呼应的整体关系。”用这段话做《黄州寒食帖》笔法的注脚很是贴切。

在笔的选择上,黄庭坚云:“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苏轼也说:“散卓笔,惟诸葛能之。”散卓笔较软,如蔡邕《九势》所言:“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如此,苏字的笔法特点与其使用工具(散卓笔)、执笔法(拨镫法)、握笔方式(“握笔近下”)和审美取向(“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等主客观原因密不可分。《黄州寒食帖》的用笔,或中锋或侧锋,且善用侧锋(偃卧),点画线条或圆润丰厚或锋利轻灵。“握笔近下”,笔锋向左侧斜出,造成字形左低右高,字势由左下向右上的险绝形态,开阔舒展。拇、食、中三指执笔,使转灵活,八面出锋,力透纸背,姿态横生。苏东坡的行书形似丰腴而骨力劲健,神采飞扬,不拘不纵,纵横斜直,无不如意。字与字大多独立,很少连笔,但其行气走势极为一贯,呈现体势一贯、行气呵成的特质。

由于苏轼的执笔法和手腕离纸较近,这造成了苏字结构趋扁,如黄庭坚论东坡结字时曾戏言“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苏字结体左低右高,字形多取横势,中宫收紧,外围放纵,较为方整伸展,体势宽博。然苏字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早年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后由于情感所致,《黄州寒食帖》在保留以上苏字结构特点的同时,“法”之意隐退,笔力劲健,突破“石压蛤蟆”的体势,清雄豪放,尽显超逸之韵。纵势字形大大增加,如“中”“里”“灶”“苇”“衔”“纸”等字自然成妍。字体或大或小,结构疏密参差变化,“书纸挥翰甚疾,字体遒劲”,笔力超迈足以摆脱字形之束缚。(完)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