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米芾行书尺牍技法(15)

发布日期:2015-08-11

10.“示字旁”

《叔晦帖》中第三行“祕”字(见图一)是“秘”字的异体字。“示字旁”先点再横撇,然后写竖,最后写右点。这是一般的处理。还有另一种写法的笔顺依次是:点、横、竖、撇、右点。

11.“日字旁”“日字旁”居左时,形态偏长,三横笔往往不平均分布,而一般是上疏下密,收笔之横又往往做提笔,指向右上,与右半字相连。如《叔晦帖》中的“晦”字(见图二)。“日字旁”居上时往往上宽下窄,呈倒梯形,而横笔分布比较平均。如《叔晦帖》中的“得”字(见图三)。“日字旁”居下时,形态因字而宜,或长或短。有时处理近于草法,最后两横连带而下。如《张季明帖》中的“书”字(见图四)。

12.“口字旁”“口字旁”在字中出现时宜小不宜大,多呈倒梯形。行笔时注意笔势的连贯。如《乡石帖》中的“石”字(见图五)。

草一些的写法也有简化为两点书写的,更有和上下笔相连属,以圆转代替的。如《张都大帖》中第二行的“局”字(见图六)。

13.“女字旁”

行楷的写法是按部就班,先写撇折,再写长撇。横画多向右上提笔而出,以完成与右半部分的衔接。如《叔晦帖》中“好”(见图七)、“始”“姓”“奴”等字都是这种处理。

行草的写法则比较简化而迅疾,往往将撇折压缩为左高右低的一笔,进而与下面笔画连带,书写速度也快些。如《箧中帖》首行的“如”字(见图八)即是如此写法,而其右半部分的“口”部更是简得不能再简,一带而过。

14.“车字旁”

《值雨帖》中“轴”字“车字旁”(见图九)的写法与单独的“车”字无大异,只是减掉了倒数第二个横笔,以求迅捷。

《清和帖》中“轻”字(见图十)则是简约风格。其方法是先写两横,并以映带相连,然后写竖,最后写末横。这横笔如提,向右上挑出,完成“车字旁”。这种简约的处理与现行的简化字同出一辙。

15.“左耳旁”

《临沂使君帖》中“阴”字的“左耳旁”(见图十一),下笔将原本的横折折钩写得含蓄而收敛。用笔微妙圆熟,出锋处细如蚊脚。而后写竖笔,并不求直求挺,而是向右侧弯曲。收笔略回锋,形如垂露,充分展示了线条的张力。

16.“右耳旁”

《乡石帖》中“乡”字的“右耳旁”(见图十二),由于是全字的末笔,至此往往着力,使之成为字的主笔,收束时多取悬针法。(15)

1号字画网行书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21-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