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米芾行书尺牍技法(7)

发布日期:2015-08-11

三、笔法

笔法分为执笔法和用笔法。

1.执笔法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主张。魏晋以前,人们多席地而坐,书写于竹简、木牍等材料上。左手执书写材料与地面呈45度角,右手三指执笔,与之相对垂直,谓之“拨镫法”。经过一个时期的变革,到了唐代以后,人们开始广泛地使用桌椅,进入到垂足而坐的时代,书写也随之普遍采用纸、绢等软材料。纸、绢放于桌面,书写若仍用三指执笔,势必形成偏斜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人们逐渐改变了执笔习惯———以五个手指执笔,称“五字执笔法”,即“、押、钩、格、抵”,分指五指在书写时的功用。这种方法便于毛笔垂直于纸面,以适应生活习惯的变迁。

书写时,腕、肘宜稍离开桌面悬起,这样便于书写较长的线条、较大的字形以及连绵的行草。坐姿也要端正,双足稍分开,身体勿过分前倾,头部离纸面不要太近。

2.用笔法是指执笔挥运之法,但对于具体要义历代则众说纷纭。综其要义,大抵不出以中锋、藏锋为主,辅以侧锋、出锋的基本方法。

中锋的含义古人说得很清楚:“令笔锋常在点画中行。”(明张绅《法书通释》)这是说在书写时笔尖要经常保持在线条的中心线上,如果偏斜一侧,即是笔病所指的偏锋了。

藏锋是笔法的另一重要概念,是指在行笔过程中通过调整笔锋状态,藏头护尾,泯去过多的锋芒,使线条产生浑厚、立体效果的技法。就具体操作而言,米芾所说的“无往不缩,无垂不收”以及“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等均是此意。

米芾之行书尺牍,用笔行以中正,且善于以侧锋取势,映带多姿又不失圆浑。他尤善藏锋之法,时藏时露、时显时隐,变幻多端,不可端倪。可以说,米芾书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书作是其书法理论的具体体现。(7)

1号字画网行书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21-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