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解密《祭侄稿》(4)

发布日期:2015-08-11

三、点画特征分析

用笔产生点画,点画反映用笔。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及《祭侄稿》的用笔特点是笔笔中锋,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其点画的效果以及由此透露出的用笔信息。

     

1.“藏”与“含”

《祭侄稿》的用笔可谓笔笔藏、笔笔含,既露锋亦能“含”。其技巧为起笔回锋——欲上先下、欲右先左。下举前6行首字逐一分析。

第1行“维”字,起笔将锋裹进,重按下行,左旁露锋挑起后,右部起笔回锋藏进(见图一);

第2行“午”字,起笔笔锋空回,故虽露还藏,行笔下按后折右转左,提笔出锋右掠,接写一横,横画起笔虽露,但紧接着右转,“旋”锋而右行,始终保持着中锋(见图二);

第3行“夫”字,开头二横露锋起笔而锋在其中,二笔呼应连带,至当中一撇起笔已做回锋而点画已呈圆势(见图三);

第4行“刺”字,笔笔皆藏、皆呈圆势,如钢浇铁铸,力含其中(见图四);

第5行“侯”字,笔锋钻进钻出,无一笔不藏,无一画不含(见图五);

第6行“亡”字,起笔回锋并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将起笔“空回(空中回锋)”的信息痕迹化(见图六)。
  2.“圆”与“厚”

《祭侄稿》行笔纯以腕来运行,笔笔中锋,笔笔藏、笔笔留、笔笔收,所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是也,故点画圆劲而厚重。试看第3行“诸军事蒲州”五字(见图七),虽枯润互见,而行笔如施篆隶。其点画圆厚饱满,呈圆柱体状凸出纸面。是以颜真卿作书,腕力极强,提按顿挫寓于运腕之中,一气挥洒,数笔实出于一笔,故通篇首尾一贯,无一笔不中锋,无一画不圆厚。

3.“活”与“变”

《祭侄稿》用笔之妙还在于能极中锋之变。用笔活则能变,变则显活。中锋之妙,即在得虚与实、一与多、刚与柔等多种对立因素之统一与变化。故中锋点画,虽极统一而能极变化,最能得“活”“变”之机。试举数例,以见一斑。如:第3行与第4行点画粗细之对比(见图八);第9行“何图”二字中点画粗细之变(见图九);第11行“亦在”、第18行“吾承”之铺毫(见图十);第9行“人心”、第20行“首榇”、第23行“久客”之提笔(见图十一);第3行、第4行等行笔之枯润;第1行、最后一行行笔之缓急(见图十二)……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书者如能于此多加体会,当于用笔之变、之活多有心得。

4.“涩”与“力”

《祭侄稿》用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力的表现极为出众。这个力,概言之,是一种苍茫的力、一种悲壮的力,所以它特别震撼、特别能打动人,也特别值得回味。这种苍凉悲壮之力,除了运腕中锋以使点画有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颜真卿的用笔深得一个“逆”字诀,因“逆”而“涩”、而“苍”、而“辣”。可以看出,“涩”使得《祭侄稿》的点画更加有力,随举数处如:第4行“丹杨”(见图十三)、第8行“每慰”(见图十四)、第15行“孤城围逼”(见图十五)、第20行“抚念”(见图十六)、第22行“无嗟”(见图十七)等。(4)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