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曾来德讲书法(8)

发布日期:2015-08-11

所谓的书法精神,应该说是人文精神在书法上的体现。书法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来自书写者的生命情怀和生命律动,如果一个书法家没有人文关怀,缺少人文内涵,那么他写的书法就只能是一个匠人的劳动,也许在技术上无可挑剔,但却没有笔墨内涵。我曾经说过,艺术就是伟大的匠人加半个哲学家。就是说,艺术首先要有非常高超的技术和语言,没有这种高超的技术语言的话,不能称其为艺术;但仅仅有高超的技艺,如果没有对生命的体验和思考,没有对世界的发现和认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激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能感染人,不能打动人。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把人的精神、人的思想、人的激情和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悠久历史文化的思考和观照,自觉地注入到形式语言里头去,让它焕发青春,散发活力,让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有了这样一种人的精神、主体的精神,体现到书法创作中就是书法精神。

关于临摹,有人强调要先求形似再到形神兼备,有的人则主张意临,我的主张是“创造性的临摹,智慧的临摹”。如果没有创造,那么临摹不能算是艺术劳动。智慧的临摹实际上就是活学活用。临摹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就是研究性的方法,以批判性的态度来消化所选择的对象。至于怎么临摹、临摹多少,因人而异,不能用一种模式来框定每个人,因为各自的个性、性情、才华不一样。但临摹基本的前提是,要抱着主动、自觉的心态去对待古人的作品。有的人学某一家学了几十年,觉得还不够,这样的人是把古人看得太伟大了,他永远也无法建立自己独立的品格,永远无法触摸到艺术的真正内核。

面对古代的经典作品,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古人是这样或者那样创作的。其实这只是主观推断,谁也没有看到古人如何书写,所以在面对古代作品的时候,我们要脱去经典作品神秘的外衣。我们要以平等的方式跟古人对话,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站在当代文化的立场,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对待前人的作品,这样的话,任何经典作品就不会那么神秘,学习临摹就会显得自信。不然我们就会拜倒在古人的脚下,高山仰止,把自己迷失掉了。

我的具体方法是,如果临摹某一家,最好是根据其整体风格,从他的经典范本中找出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字,准确地把握这些字的结构、用笔、精神,逐步达到自由运用。当然这些有代表性的字是远远不够的,在具体的创作中要学会按照古人的行笔规律和结字规律进行造字,把范本中的偏旁拿来拼字。如果是一个有悟性的人,用这样的方法临摹某一家,一年时间足可以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学另外一家。除了第一次学某一家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之外,以后的临摹学习就不能这样了,只要学到精神就行。如果临摹第一家需要一年时间,第二家也许用半年就能够掌握他的精神。

另外我主张多读帖。临帖是靠长期的训练对形式技法形成直观的记忆,而读帖则进退自由,通过大脑、眼睛、字帖三者之间的空间传递形成一个对某家、某帖及整个传统的总体印象,再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阐发,形成一个多维的广阔天地。过分对形式技巧的磨炼往往容易忘掉自我、迷失自我,但完全背离传统又会没有规矩和法度,这样都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好比一棵禾苗,种在过分丰腴肥厚的土地上,虽杆叶壮茂然硕大无实,种在过于贫瘠瘦弱的土地上又低产无收。

1号字画网书法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3-grid.html